近日,台湾联合昆剧团和上海昆剧团联合推出的昆曲版《梁祝》在杭州剧院进行了演出。没有繁复华丽的舞台布景,没有大规模的宣传和包装,也没有青春靓丽的年轻面孔,到现场观看演出的大多数都是戏剧界的业内人士以及中老年观众,现场很少看见年轻的面孔。
与去年著名作家白先勇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杭演出的情况相比,《梁祝》的声息小了很多。去年《牡丹亭》的演出盛况空前,几乎一票难求。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学生,很多人都以看《牡丹亭》为时尚。而同样是由台湾参与制作的昆曲,今年的《梁祝》剧场里大多是能跟着昆曲哼唱的老戏迷。
《牡丹亭》虽绚丽至极,美得让人惊艳,但《梁祝》则含蓄古朴,传统昆曲本身的魅力也会让人回味良久。《牡丹亭》的演员青春靓丽,一颦一笑牵动人心;但《梁祝》采用的两组演员,一组由台湾著名旦角魏海敏携手沪上昆剧名家蔡正仁,他们一出场就赢得了观众的热情掌声,另一组由青年演员陈美兰和赵扬强担任,两位年轻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彩,已得昆曲的神韵。
到底是什么让这出昆曲版《梁祝》难以获得年轻人的关注呢?有业内人士指出,简单的包装是一个重要原因。
《牡丹亭》来杭时,声势浩大,白先勇以一个著名作家的身份现身说法,他的极力推崇使得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几乎是以一种文化现象的姿态出现。用青春靓丽的演员、华美至极的服装来呈现古老的昆曲,在当时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而昆曲《梁祝》创作、演出都秉承传统。
虽然是新编昆曲,但词曲古意盎然,很有传统文化的古典含蓄之美。“青青子衿旧门墙,英台女红妆……”这样的词曲已经可以流传。据了解,该剧的编剧是曾永义教授,他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写得文采斐然,很有昆曲的古朴文雅之美。
这种少见的古朴之美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在此次杭州之行中,因为宣传包装上的“乏力”,让这出传统昆曲只能在圈内人士当中叫好。(申淑芬)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