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完十七大,杨凤一就赶到排练场,10月23日、24日,北方昆曲剧院全新排演的昆曲大戏《关汉卿》,就要在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首演了。作为主管业务的副院长,杨凤一在演员的服装、化妆等每一个细节上都不放松,力求将最美的艺术展现给观众。
“谁说代表都得素面朝天”
杨凤一是个爱美的人。
提起以前,身材高挑的杨凤一眉毛一挑,“我年轻的时候长得真不错”。她笑着说,自己如果一直拍电视剧,也许早红了。
十七大的时候,杨凤一长发披肩,黑色套裙,妆容精致。她对采访的记者说,她在上会前特意琢磨上会的穿戴仪表,“谁说党代表都得素面朝天,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代表形象乃至心态、思想也应跟上时代变化”。
10月17日,北京团讨论会场,讨论开始前,有代表问杨凤一,能不能唱一段关于十七大的曲子,没想到杨凤一还真答应了:谁要把曲词写出来,我就唱。坐在旁边的王海平代表一听就开始琢磨曲词了。
拿到唱词,杨凤一面露难色:“昆曲唱词是长短句,而这段唱词比较工整,我就用国粹京剧来演唱吧。”话音刚落,会场就传出了悠扬的京剧清唱,“九州生民翘首盼,十月北京旗帜鲜,改革开放翻新曲,大会堂里闻鼓点……”
两三分钟唱完后,意犹未尽,代表们又请杨凤一再唱一段昆曲。杨凤一“趁机”做起了“广告”,“昆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可以说是百戏之母,到了清朝,由于花雅之争,昆曲逐渐衰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昆曲又开始振兴繁荣”。
接着她就来了段《牡丹亭》,一唱三叹的曲调引来阵阵掌声。
党代会上发言不离“昆曲”
杨凤一爱昆曲的美,她有点得意地说,很多人都称她为昆曲的一只凤。不过,刚开始学昆曲的时候,她还感觉“掉价了”。
说起自己名字的来历,杨凤一像讲故事。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叫杨姐一。本来她要叫杨妹一,不过,因为大姐改叫杨美一,所以她就改叫凤一。
双胞胎姐妹同时学戏,11岁来到中国戏曲学院。1982年毕业,两人一个被分到了京剧团,一个被分到了北方昆曲剧院。
杨凤一不乐意了。她在学校里主攻的是刀马旦,多演英气十足的巾帼英雄。京剧是国粹,在她看来,从京剧转昆曲,是掉价了,她心里不平衡。
直到有一次,她看了上海两个著名演员演的《牡丹亭》。“太美了”,杨凤一没有想到昆曲有那么美。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枭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词的清丽让她心动。一招一式,细微中的讲究,载歌载舞的雍容,让她迷上了昆曲。
所以,十七大时,杨凤一发言的内容全都是围绕如何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杨凤一为此精神一振,“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让昆曲多出戏、出人”。
11月1日,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杨凤一接了十几个电话。她一直在叹气,杂务太多,整个人显得焦躁,“头疼”。
但是,一进练功房,湖蓝色的戏服穿上身,杨凤一眼角眉梢都柔和起来。笛声中,她碎步款款、水袖轻舞,成了西湖烟雨中和许仙初见的白娘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