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同业专家惊讶的演员
“自己还处于舞台演出的颠峰时期,就这么积极推荐新人!在我们这行里,也就是你杨凤一能做到!”这是一位昆曲剧专家在一次新梅花奖评选时说的话,而当时杨凤一正在“疯狂”推荐几位年轻演员参选。
杨凤一,女,党17大代表,1982年参加工作,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1989年获北京市第一届戏曲演员调演优秀表演奖;1994年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1996年获北京市新剧目调演表演奖;1994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2001年获北京市劳动奖章;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被评为宣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选为北京市第八次、第九次和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推荐新人是好事,剧院不能就只有我一个杨凤一啊!”杨凤一的想法很简单。
爱上昆曲 出演《夕鹤》一举成名
“真是太美了!”杨凤一惊叹道。1982年,不满20岁的杨凤一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分配到北方昆曲剧院工作,从学京剧改为唱昆曲曾经使她产生困惑。恰在此时,她观看了昆曲名著《牡丹亭》的演出,“枭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隽永魅力,使她感悟到古典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此她发自内心地爱上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昆曲艺术。到现在她谈起当时演出的时候,依然津津乐道。
杨凤一在学校学的是刀马旦,到北方昆曲剧院后,她不断向剧院前辈演员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北方昆曲表演技巧。后来剧院要排演《夕鹤》,这是一部文戏,没有武打动作,所以当时也少有人觉得杨凤一能胜任。可她自己确信自己能行,为此除了在剧院外,她在家里晚上关上房门也同样刻苦练习。“就是在导演一句句‘再来一遍’之中挺过来的。”杨凤一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凭着一股执着的勇气和坚定的自信,终于,《夕鹤》公演后得到了几乎所有同行的好评。杨凤一从此在昆曲剧行业中一举成名。
为演出堪比“拼命三郎”
北方昆曲剧院前院长王蕴明说起杨凤一,只是叙述了一件往事:“剧院要到霸县农村演出。杨凤一要随北京京剧院去意大利演出《中国公主杜兰朵》,几天后就要上飞机了。我希望她能去霸县加演一出《挡马》,杨凤一毫不迟疑地同意了。谁知演出中她被剑头上一小段铁丝划破了面颊,坚持到演出结束,才到医院缝了三针。后来,她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到达意大利后不久,意方前来拍摄广告宣传照片,戏曲化妆的浓厚油彩很可能使刚刚愈合的伤口发生感染。杨凤一没有多想,仍然象平常一样,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化好了妆。至今如果仔细去看,她的左颊上有一道浅浅的痕迹,就是那次演出留下的永久纪念。
第二次在意大利演出杨凤一遭遇到更为严竣的考验。首场演出时由于还没有来得及活动开筋骨,杨凤一伤了腿。她咬紧了牙关,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终于完成了演出任务。
在国外演出没有替换演员,与意方早已签订了演出合同,杨凤一深知,个人伤痛事小,影响演出事大,不论什么原因不演,影响的是国家的声誉。她忍着疼痛,坚持演出半个月,以致腿伤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连路也走不动的地步。意大利医生仔细检查后大吃一惊,原来她的韧带撕裂,医生告诫她:绝不能再演戏,必须卧床休息一个月。
杨凤一听着了急:“早就签订了合同,我必须得演。”她坚决要求医生为她治疗,使她能够继续演出。医生用胶布一样的绷带从上到下裹住了杨凤一的整条腿,以减少膝盖的活动。每场戏下来她仍是汗水湿透了戏装。她终于战胜伤痛,坚持演出37场。
最后一场演出在热那亚结束时,观众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并拥到台前与演员握手。意大利观众的热情打动了每一位中国演员的心,没有因伤痛而流泪的杨凤一此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自己总算战胜了腿伤,战胜了自我,完成了演出任务,尽到了一个演员应尽的职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