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4月1日,浙江昆剧团在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梁等的率领下,晋京演出昆剧《十五贯》,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鼎新的典范,为新中国昆剧艺术的振兴发展树起了一座丰碑。
为纪念昆剧《十五贯》晋京演出50周年,促进戏剧事业繁荣,推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昆剧团承办的系列纪念活动,昨天在杭州隆重举行。
1956年,浙江昆剧团把传统名剧《双熊梦》改编成了惊业之作《十五贯》。同年4月,应中宣部的邀请,在艺术大师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梁的率领下,晋京演出《十五贯》,偌大的北京城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毛泽东主席曾先后两次观看了该剧的演出。周总理讲了一句日后为世人所广传的一句话:“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红遍全国,江苏锡剧、河南豫剧、四川川剧,各地的话剧、京剧、评剧及浙江的越剧、婺剧、乱弹等剧种和剧团,争相移植、改编、上演《十五贯》。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把它排成京戏,带到东欧各国巡回演出,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歌剧院还曾翻译上演了《十五贯》。
正是由于《十五贯》演出的成功。1956年后全国各昆剧院团纷纷成立。北京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和昆曲研究所,河北出现了京昆剧团,湖南办起了湘昆,广东有了粤昆,四川办起了川昆,云南有了滇昆,江苏除南京、苏州成立昆剧团外,又在南京戏校开办了昆剧班,上海在成立昆剧团的同时,也在戏校开办了昆曲班,浙江除原有浙江昆剧团外,温州地区的永嘉县和金华地区的武义县也成立了专业昆剧团,昆曲艺术也由此重新焕发了生机,翻开了新中国昆剧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今晚,昆剧《十五贯》晋京演出50周年活动开幕式将在胜利剧院举行,并于当晚上演新近复排的昆剧《十五贯》。 10日,将在新新饭店举行有海内专家学者参加“纪念昆剧《十五贯》晋京演出50周年学术研讨会”,探讨21世纪中国(浙江)昆剧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16日应全国政协京昆室邀请,浙江昆剧团将赴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新近复排的昆剧《十五贯》。
即将晋京演出的《十五贯》,将尽可能“原汁原味”地承接50年前的模样。在导演、角色等的选择上,尽量发挥“传承”效应,如邀请了周传瑛之子周世琮担任该剧导演;让当年娄阿鼠的扮演者王传淞之子王世瑶扮演该角色;让50年前亲自参加晋京演出的张世铮担任剧中都爷——周忱这一角色;由“传字辈”老师手把手亲传的“盛字辈”演员陶伟民担任该剧主演——况钟这一角色等等。世、盛、秀、万四代昆曲演员同台表演,力求以最佳的阵容和最好的艺术风采,展示今天的昆剧良好的生存土壤。 (记者 潘宁)

(摘自 《杭州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