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曲登上大舞台
吕剧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由该村艺人时殿元等人根据山东琴书进行加工、演变而来。
时殿元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后以唱山东琴书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风格自然洒脱、幽默夸张,被时人誉为“大角”。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后,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戏班与山东琴书竞争民间演出市场,山东琴书观众减少,艺人收入降低。
为增加山东琴书的竞争力,时殿元决心对山东琴书进行改进。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启发,经与崔心庆、崔心悦、谭明伦等人商议,决定把山东琴书由坐唱形式改为化妆演出。清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1901年2月11日),时殿元率“同乐班”在家乡时家村首次化妆演出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时殿元以丑行应功扮脚夫王小,执鞭撵驴;崔心悦以青衣应功演二姑娘,身缚彩绘的驴形道具做骑驴状。
二人载歌载舞,表演生动活泼,谐噱横生,别开生面,获得巨大成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殿元首建“共和班”,开始由“拉地摊”转向舞台演出。共和班长期在广饶、博兴、张店、昌乐、潍县和胶东诸县演出,民国初期,进入省府济南在戏院或剧场挂牌演出。
1930年前后,时殿元的弟子时克远、刘欣武、刘立贤等人组成“同乐班”,在济南大观园、劝业场等戏院演出,开始将一些角色较多、情节较为复杂的剧目如《双换亲》、《白蛇传》、《秦雪梅观画》、《金玉奴》等,改为化妆扬琴上演。不久,“同乐班”与“庆和班”合并为“义和班”。时殿元及其弟子时克远、李同庆、于廷臣(利津人)等,在艺术实践中对剧目内容、表演手法、演唱腔调、音乐伴奏等诸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充实,使之逐渐完善。
时殿元首创化妆扬琴获得成功后,其他琴书艺人纷纷效仿,化妆扬琴在山东各地广泛传播。特别是进入城市之后,为满足城市居民的欣赏要求,并与其他剧种相抗衡,化妆扬琴在角色、唱腔、服装、道具、舞美等方面更加戏剧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剧种。
吕剧名称由来说法有三,一是当地群众根据《王小赶脚》采用驴形道具,给化妆扬琴起名为“驴戏”;二是根据坠琴演奏时手指上下不断“捋”的特点,称为“捋戏”;三是由于所演剧目中多有爱情故事,所以人们称之为“侣戏”。1952年,时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的王统照提议,根据“驴”、“捋”、“侣”之谐音,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阴律“六吕”的“吕”字,正式定名为“吕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