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凤简介:
烟台市吕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烟台市剧协副主席,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戏曲声乐研究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1年省十佳文艺工作者,2003年省文化系统优秀专业人才,2006年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专家。
在烟台的吕剧界,刘玉凤绝对是在业务和人品上令人称道的领军人物。她认为,吕剧作为烟台最知名的地方戏曲,群众基础良好,专业人才众多,可以作为文化样态的重点进行突破,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吕剧人才资源库
“市吕剧院是烟台唯一的地方戏剧院,但近年来,人才匮乏已然是振兴烟台吕剧的瓶颈。”刘玉凤对于吕剧人才匮乏的忧虑很深。历史上无限风光的烟台吕剧可以说是市民精神文化领域的最好代表。过去,市吕剧院创作排演的《青山梅》等多部剧目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在全国发行播放。2006年,近代吕剧《海殇》受到国内戏剧界专家的充分肯定,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本征集中被评为优秀剧本,此剧还代表山东参加了2006年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但随着老一代吕剧人才的隐退,我市的专业人才出现断层的苗头,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刘玉凤表示。
刘玉凤认为,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大市强市,没有优秀的文化人才支撑是不行的。而人才工程的建设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发现、培养、引进、磨合、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上,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而人才一旦发现,配套的政策和机制要跟上,目的是要留住人才,让他们觉得在烟台为吕剧事业做事情是舒心的,更是有价值的。只有如此,我们的人才库才能有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传统吕剧要推陈出新
吕剧,是烟台也是整个山东最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我们一定要重视和继承吕剧的传统,这样吕剧的发展才能坚实。传统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一种精神,是体现在音乐、表演等各个方面的一种内在的文化。但传统并不等于固守,还要随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推陈出新,这样,吕剧才能有生命力,有时代性。”刘玉凤很好地分析了吕剧应该如何与时俱进。
她告诉记者,传承的内涵是发展性的继承,在传承过程中如果没有了发展的眼光和行动就是变相的固守。“十七大报告文化章节中有这样一句话: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想这就是对我们整个文化发展的要求,当然也是对传统戏剧发展的一个要求。其实,我们过去的老艺术家和过去的一些优秀剧目已经体现了这种在传承中的发展,这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经验。我们要总结这些经验,使吕剧既不脱离传统的精髓,又能跟上文化繁荣的新时代。” 彰显吕剧文化价值
“过去,戏曲作为少有的说唱演的文化形式成为愉悦人们业余生活的娱乐工具。进入新时代,歌曲盛行,尤其是流行歌曲的问世,让戏曲的风光渐渐有点稀疏暗淡。近些年,戏曲的娱乐作用受到各种社会娱乐元素的冲击被弱化了,这也是戏曲出现生存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玉凤分析说:“戏曲,包括各个曲种能够流传至今,其内在的生命力是主因,它的文化价值应该在当下社会被放大,以引起青年人的理解和重视。”
刘玉凤表示,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戏曲文化也面临新的转机,吕剧应该很好地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以寻求新的发展。戏曲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重视,但也不能脱离它的娱乐作用,只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文化价值才能实现。所以,不断创排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人们口味的新吕剧形式和剧目,去迎合群众的听戏诉求十分重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