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表演艺术家李乐芬吕剧表演艺术家李乐芬担纲此次复排导演。

想当初我待他们如珍宝,现如今儿子待我如猪犬,两个儿子不行孝,一对儿媳妇更不贤,我吃不饱来穿不暖,一家半月,乱倒换!”张木匠这段《墙头记》经典唱词儿,是许多吕剧迷张口就能来几句的,其中的十足韵味、十分感人,是台上台下,演员戏迷精神交融的桥梁。

2004年,前青岛市吕剧团演员曾复排过《墙头记》,这出好戏一直到2009年,都活跃在岛城舞台。之后十年,随着演出市场变化,吕剧在青岛的专业剧场里声音渐悄。10年之后,岛城吕剧大腕儿重聚首,重装复排《墙头记》。正月十六、十七,青岛市歌舞剧院说唱团吕剧名角儿,将在四方剧院上演《墙头记》。十年未见的专业版,等戏迷来“叫好”。

岛城名角儿复排吕剧经典《墙头记》。

青岛吕剧曾经辉煌

青岛市吕剧团成立于1960年,“吕剧市场的鼎盛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曾任吕剧团团长的李乐芬,也是此次《墙头记》的复排导演,她以自身演艺经历见证了吕剧在青岛的兴衰。“曾经的吕剧在青岛文艺舞台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次复排,是我们剧院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说起复排,勾起了李乐芬对于吕剧辉煌时期的回忆。“我们最多一年能演出三四百场,演员们分成两队出门演出,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吕剧都很受欢迎。”《年青一代》《孔雀胆》《小忽雷》《意中缘》《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逼婚记》等,当年的吕剧团能演出上百出大戏。李乐芬记得,在大连剧院曾连演40场《李二嫂改嫁》,观众们每天一早就排队买票。彼时的演出盛况“让我们这些吕剧演员难以忘怀。”

时代发展带来了演出市场的变化,吕剧渐渐衰落,直到新世纪,岛城专业院团开始大规模走进校园、走进乡村、走进社区,才有了“回春”的迹象。而随着文化惠民的进一步推广,青岛演艺集团推出了惠民卡,有了政府的文化补贴,让更多老百姓能够走进剧场观赏专业演出。“去年我们尝试推出了吕剧 《小姑贤》,没想到反响很好。”说唱团书记牟羿表示,应广大戏迷的要求,剧院复排《墙头记》,“要全面体现专业院团的专业性!”说唱团的每位演员都是一专多能,尤其是学吕剧专业的演员,虽然十年没有排吕剧,但是这些年他们在曲艺小品,儿童剧,甚至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中崭露头角。“我作为说唱团书记,从内心讲,这么好的演员这么多年不演戏太可惜了,我们有义务传承和保留这些优秀剧种,为剧院发展留下这些保贵的财富!”

2019年新年年初,《墙头记》由李乐芬担纲复排导演,集结吕剧专业演员宋超、李强、韩同媚、刘岩成、李蕾、施旭刚,在青岛市歌舞剧院排练厅里,开启复兴岛城吕剧的第一幕。

复排《墙头记》追求经典

年近八旬的张木匠因两子不孝,两媳不贤,不予赡养,被推出门外撮上墙头。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的王银匠,为搭救好友设计谎称其存有银两。为得银两,两家挣着将父亲接到自己家,引出一段人间悲喜剧。——吕剧《墙头记》脱胎于由山东省吕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根据蒲松龄的同名俚曲改编的同名作品,是吕剧的经典传唱剧目。

“《墙头记》着重表演演唱,讲究的是一招一式、举手投足要到位,做到手到眼到,把握好人物性格的准确性。唱功上特别是张木匠的唱腔,非常美,韵味足、感人深,艺术大师李岱江老师在打造这个经典角色的时候将行腔的运用达到了极致。”李乐芬解释《墙头记》之所以经典,在于演唱、表演有独到之处,吕剧技巧中的“走矮子”“扑虎”等在该剧中有所合理运用,也是戏迷叫好的精彩之处。“《墙头记》讲‘百善孝为先’,剧中的不孝子女是反面教材。这个戏在当今社会也有教育意义。”

“我们在排练的时候,力求保持原汁原味。”李乐芬说此次复排是专业院团的演出,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要到位。“我们在质量上要体现出专业的水平来。”

要在台上唱出专业,就要在台下练好真功夫。牟羿讲到复排之前,剧组先遇到了一大难题:多年没有演出,《墙头记》谱子遗失了。剧组上下发动所有关系,在专业、业余吕剧圈子里寻找谱子,最终在票友手里寻到了两份谱子,经过院团专业老师的修改,为《墙头记》寻回了“灵魂”。“从《墙头记》开始,我们要一一排演出这些传统剧目,作为歌舞剧院说唱团发展的方向,这也是剧院财富的沉淀。”

《墙头记》服装设计牛凯表示,戏曲服装创造戏曲人物的意象美,同时规制特别严格,剧中各人物角色其穿戴也有定例和规制。因此她在做服装设计时,反复多次与演员沟通讨论人物角色、形象塑造,并请专家把关后开始制作。“此次设计以继承传统与发扬为本,展示原汁原味的吕剧特色。”

岛城名角儿李乐芬复排吕剧经典《墙头记》

名角儿重聚更精彩

十年前的班底重聚,再度复排《墙头记》。这些岛城吕剧名角儿感慨万千,都憋着一股子劲儿,想推动吕剧的复兴。

“再度演出这个角色,我会让这个人物更加有血有肉!”饰演张木匠的宋超出生在曲艺世家,从小就跟随父亲学戏,“我五岁就跟父亲学了这出戏里的很多唱腔和台词,当时就很喜欢。”2000年在山东戏校,宋超首次登台唱《墙头记》,饰演的是大乖一角儿。而在十多年前,身为职业吕剧演员的宋超出演了张木匠,“当时主要还是模仿前辈李岱江。”在吕剧舞台空白的近十年,宋超并没有离开过热爱的舞台,“在这期间通过其他艺术形式塑造了很多个人物,更加丰富了我的艺术思路、语言节奏,还有驾驭舞台的能力。”现在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宋超唱起张木匠来更有亲情的代入感。“这次复排的表演,是从内心人物出发,以情带声,所有的念白、唱腔,甚至站姿、坐姿,都比以前专业太多了。”

“十年前,我们去胶州、平度等地下乡演出,演出条件非常差,但是附近三五个村的村民会抱着马扎子,早早赶过来听戏,那时候觉得作为吕剧演员真是很骄傲。”二乖的扮演者刘岩成这些年来,做着剧院的行政工作,已经离开舞台,但是演员的骄傲依然深入到骨子里。“《墙头记》本身是唱念做打非常全面的戏,恢复起来有很大难度。”刘岩成表示在复排中他“压力山大”,但是还是非常兴奋,非常期望能把《墙头记》复排好。“专业演员一定要呈现出最好的艺术状态。作为专业院团的一员,有责任为民族艺术做好积淀而努力。”

大乖妻子的扮演者韩同媚,每每因戏迷追问“吕剧团怎么不露脸了?”而遗憾。去年《小姑贤》演出,小试市场,当时的观众上台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地说:演得太好啦!“自己真是觉得吕剧依旧是咱们山东人自己喜欢的接地气的剧种!”二乖妻子扮演者李蕾也有相同感触,“说心里话,我喜爱吕剧,因为它承载着勤劳朴实的山东人民的精神追求,是山东独有的艺术情感表达方式。”李蕾说《墙头记》这部戏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每当听到张木匠唱“老来难,老来难”时,台上台下就会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美德,守护故土乡情乡音,就从这个春天开始。” 贾小飞十年前《墙头记》下 乡 演出,观众看得十分投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