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迷戏

“迷戏”是吕剧的前身,清朝前夕起源于章丘。它是在章丘秧歌的基础上,融汇了“陕西秦腔”的表演程式和唱腔板式而形成的一个民间戏曲剧种。迷戏的音乐优美,抒情,念白和唱词均是方言土语,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颇受群众青睐,尤其令妇女们着迷,故有“拴老婆橛子”之称。

“迷戏”的曲调来源于“秦腔”和章丘民间音乐,唱腔以板腔为主,曲牌腔为辅。常用板式有四平、二板、散板、尖板、垛子板等。四平是一板三眼,分慢四平、快四平、四平二六板三种,一般慢四平多用于抒情,快四板多用于叙事,四平二六板介于两者之间。二板是一板一眼,分慢二板和快二板两种,多用于欢快活泼的情绪或对唱。尖板也称导板,多用于出场前。垛子板有板有眼,节奏铿锵有力,常表现为激昂、愤怒的情绪。唱腔曲牌有板有《莲花落》《锔缸调》《打枣竿》《凤阳歌》《后娘打孩子》《叠断桥》《娃娃腔》《柳子腔》。

“迷戏”的乐队有弦乐、管乐、打击乐三部分组成。弦乐,在早期是由四胡、月琴、三弦组成,四胡为主弦。后来迷戏与坐唱扬琴相结合,乐队增加了坠琴和扬琴,并改用坠琴为主弦。管乐有唢呐、笛子、笙。打击乐有皮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管弦乐常用曲牌有《海青歌》《状元游街》《南调子》《小过门》《小开门》《叠罗》《万年辉》《念经曲》《朝天子》《打腰牌》《老是反》《到春来》等。打击乐所用的锣鼓经有《漫长锤》《水底鱼》《紧急风》《五锤》《住头》等。

“迷戏”的传统剧目甚多,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故事和神话故事。有反映家庭伦理,提倡家庭和睦的《王登云休妻》《三打四劝》《爱女嫌媳》;描写男女爱情的《宝玉与黛玉》《张生与莺莺》《梁祝下山》《花墙会》《并台会》;反映闺阁春怨的《白二姐思春》《王姑娘做梦当新娘》;鞭笞嫌贫爱富的《王宝钏与薛平贵》《姊妹换》《空棺计》《大借粮》;描写民间风趣故事的《箍炉子与王大娘》《听房》《王小赶脚》《顶灯教夫》;表现神话故事的《水漫金山》《吕洞宾戏牡丹》《仙女下凡》等。迷戏的剧本是历代艺人口头文学创作,所以群众语汇非常丰富,其故事情节紧凑,主题鲜明,而且善于表现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清朝前期至鸦片战争以前,是迷戏的兴盛时期。那时,章丘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群众性的戏班蓬勃发展,专业、半专业和业余班子弟遍布境内。过年前后,庙会各个戏班子就活跃起来,搭台唱戏,竞相赛演,各显其技,相互交流,极大地促进了迷戏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迷戏受社会影响逐步走向衰落,抗日战争爆发后已衰落至极点。据明水街道办事处西营村老民间艺人张瑛临讲,过去后营村有座兴隆寺,寺的对面有座戏楼(建于明朝时期),每年过年前后,西营村的迷戏子弟和邻村的子弟班,都要在戏楼上演戏,二月初二这一天还要请专业戏班到此演戏。自从 1937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戏班被迫解散,演出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间戏曲非常重视。1950年,山东省成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专家们对迷戏进行了重点挖掘、整理,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了革新创作。表演方面,在原来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京剧、越剧等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和技巧,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表演体系。音乐方面,在传统的板式和曲调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并融汇了京剧、越剧、秦腔、豫剧、五音戏及其他说唱音乐中的节奏、旋律、演唱方法的某些特点,从而使唱腔、音乐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特色,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在剧目方面,对一些传统剧目进行了加工整理,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增强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且新创作了《李二嫂改嫁 》《姊妹易嫁》《墙头记》《蔡文姬》等一批优秀剧目。通过革新创作,极大地丰富了迷戏的艺术表现力,使过去的民间小剧种,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新剧种 ——吕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迷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迷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