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闫坊镇、纯化乡一带是吕剧(戏)的重要发源地。作为山东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吕剧(戏)由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杂调,吸收了“ 腔”“梆子”“京剧”等戏曲艺术和山东琴书的艺术成分,不断壮大丰富而逐步形成。自成戏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一、吕剧(戏)发源的地域和成戏前的艺术背景

据山东《黄河志》载:在清代光绪九年(1884年)前,黄河下游(济南以东)并无防洪大坝,入海处的蒲台(今属博兴县)境内无固定河床,除春旱季节外,基本长年成漫流状态。因此,这一带人民遭受洪水灾害极为严重,常常逃荒,多以唱曲要饭谋生。民间的流唱小曲是吕剧(戏)的最初萌芽。

自明、清以来,流行在这一带的主要戏曲是“ 腔”和“三姑娘”(初具戏曲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次是东路梆子。到清朝中叶,“皮簧”的曲调才开始传入,至清末,才见有“皮簧”和“梆子”的戏班。当时,流行的曲艺主要是说大鼓书的。之外,占人数最多最普遍的是以打花鼓、打莲花落、牛骨头、竹拉四根弦(四胡)等各种形式演唱民间流行的小曲、杂调借以乞讨的难民。

当时,最兴旺的戏要数“ 腔”。据史料记载,“ 腔”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据许多吕剧(戏)老艺人讲,在没有吕剧(戏)之前,当地的会戏大都由“ 腔”去唱。其次,唱“三姑娘”的也很活跃,但因剧目贫乏,尚不能应付时间较长的会戏。由于这一带地域偏僻,交通闭塞,外地戏曲传不进来,形成了当地除“ 腔”和“三姑娘”外别无它戏可看的局面。又因这两种戏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久而久之,广大群众感到乏味,渴望有更新更好的戏剧艺术出现,这就给吕剧(戏)的产生在客观上造成了有利的条件。

二、吕剧(戏)的开始和初步形成

据博兴县志记载:1870(同治九年)左右,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民生活艰难困苦。闫坊镇、纯化乡一带,以艺谋生的人渐增,他们学唱了当地流行的杂曲小调和“打坐腔”(即北路山东琴书),四处流浪以艺乞食。1880~1890年间,较有影响的张保光等艺人,用琴书曲调演唱小节目,在节目的情节和唱词上逐步修改,使之接近戏剧化。先是演《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骂鸡》等表现日常生活故事的小段子;后来发展到《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西关》《三贤》《站花墙》等表叙历史故事的大段子。常用的曲牌也由单一的《风阳歌》扩展到《铺地锦》《靠山调》《迭断桥》《迭落金钱》《大汉口》《小汉口》《四大景》《太平年》等近10个。1个节目的演唱由原来的2~3人,增至5~6人。演唱形式由原来的演唱人员兼操乐器,以第三人称表叙故事情节,发展为演唱人员分角色以第一人称演唱故事情节,刻划人物性格特征,进而发展到乐手专操乐器(仍以坠琴、扬琴、三弦为主)退后台,演唱人员化装登前台。当时,这种演唱形式,艺人们称之谓上装扬琴,这种上装扬琴没有武场,开场锣鼓音乐用坠琴、扬琴奏出来,艺人们又称之谓拉梳装。1890年后,孙中新等艺人演唱的剧目中又增加了《李怀玉借妻》《看瓜园》《黄氏女游阴》《蝴蝶景》《双配合》《崔金定上坟》等,唱腔由琴书曲调进而发展到从风阳歌演化来的“四平”“垛子板”和“娃娃腔”几种固定板式。同时,把皮簧、梆子、 腔中的锣鼓经、表演艺术渐汇于自己的剧中,有大垛头、小垛头、梆子穗、文武场等。至此,上装扬琴已初具剧目、固定板式、角色、锣鼓经等戏剧之主要组成部分,即形成了吕剧的雏形。1900~1917年,孙中新在与其他艺人搭伙演唱“会戏”和流动演出过程中带出了张兰田、张丙智、张长东等十几名徒弟。1918年,杨长兴、王乐堂等9人组成“顺和班”,先后在蒲台、高苑、桓台等地演出。1924年,去济南新市场“洛生茶园”(当时的剧院)演出近两年的时间,剧目增加了《王天保下苏州》《对龙栅》《老人换》《鸿鸾喜》《双钗记》《孟丽君》等。1930年,艺人张长东、张兰田等培养的另一代艺人张传海、张明然等分别组成“义和班”“庆和班”进入济南新市场和南岗子演出。剧目增加了不少以章回小说为底本的连台本戏,有《王华买父》《刘公案》《兴唐诗》《大八义》等。角色行业由原来的“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为主,发展到生、旦、净、末、丑诸行并茂。基本唱腔已固定在“四平”“二板”“流水”“娃娃腔”等板式上。至此,吕剧(戏)已趋于成熟。

三、吕剧(戏)的名称、音乐和早期的演唱方法

关于吕剧(戏)名称的由来有两说,一说吕剧(戏)是由说唱艺术“琴书”“上装扬琴”演变而来的,不论剧情长短,故事性都很强,从头到尾表叙细致,演唱明白,用孙中新和其徒弟们的话说就是“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并且吕剧(戏)的主弦是坠琴,演奏时捋上捋下,不少音是捋出来的。因此,艺人们对自己的戏叫捋戏。后改写成吕戏。又说,1890年前后,刘銮峰等艺人仿效当地流行的 腔《王小赶脚》的剧情,前挂驴头后系驴臀(纸糊),近似当地杂耍中的“跑驴”形式,周琴书曲调作以演出轰动一时。不少村庄子相继仿效。在流动演出时,往往挑着道具驴头、驴臀,故有人叫他们“唱驴戏”的。由于“驴”字委实不雅,艺人们遂将“驴”写成“吕”字,曰:吕戏。

早期的吕剧音乐是很丰富的,它不仅汇集了当地流行的小曲、杂调,而且唱了琴书的大量曲牌;不仅有四平腔和二板,同时,还唱了二簧、西皮和梆子腔,以及“三姑娘”的某些曲调,形成了曲牌和板腔体并重,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音乐。

早期吕剧(戏)的生、旦都由男角扮演。在演唱方法上,吕剧(戏)传统的男演旦,采取了与“ 腔”同样的真假相结合的唱法,借以区别生、旦的行当,这是形成吕剧(戏)旦角传统音乐特点的根本因素。

四、吕剧(戏)的早期流传和近代的发展

1945年,吕剧(戏)已在山东省的北、东部的广大农村和城市享有相当的声誉,已发展成剧目繁多、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此时,博兴一带除上演历史剧外,还配合当时政治军事形势,自编自演了《尹洪英送郎参军》一剧,引起轰动,受到渤海军区政治部和司令部的嘉奖。1951年,博兴县成立了第一个农村业余吕剧团。1952年,省著名吕剧艺术表演家郎咸芬等百余名文艺工作者专程到博兴县闫坊镇一带,历时百余天,挖掘出众多传统剧目。1953年,山东省成立了吕剧团。1956年,惠民地区各县相继成立吕剧团,这时博兴县吕剧团年演出已达300余场。是年7月,闫坊镇被县政府命名为吕艺之乡。1958年,博兴县吕剧团上调淄博专区(当时惠民地区并入淄博专区)为地区级吕剧团。

1959年至1963年间,惠民地区吕剧团经常派吕剧(戏)老艺人到江苏省、旅大市等吕剧(戏)团传授技艺。外地吕剧(戏)单位也经常组织演员到博兴一带学习。1964年,博兴县上演现代吕剧《三世仇》,连演数场,观众不衰。1966年,“文革”开始,吕剧(戏)与其它优秀剧种一样,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吕剧(戏)才得以重登舞台,又恢复它原有的精彩风貌。近几年来,各地吕剧(戏)团体又活跃在城市乡村,博兴县百余村有农民业余吕剧(戏)演出团体,近万余名吕剧(戏)业余爱好者经常以各种形式登台演出,每年群众自创吕剧(戏)小品、剧目近百多个,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变化。闫坊镇从几岁的娃娃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会唱会表演吕剧(戏)。1995年闫坊镇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吕艺之乡”。1997年,山东省电视台专程录制了闫坊镇农民演唱吕剧(戏)的情况,进行宣传。1997年10月,应国家文化部邀请,滨州地区吕剧团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了大型现代吕剧《滩回水转》《姊妹易嫁》《祭塔》《洒泪相思地》《闹房》五个古装折子戏。中央电视台各台,中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有关报刊,陆续播出和刊发滨州吕剧晋京演出的情况。国家文化部、国家文联、中国剧协等一大批国家级专家、评论家、表演艺术家观看了演出,滨州吕剧以洒脱精湛的表演、淳朴酣畅的韵白、委婉动人的唱腔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赞誉。他们感慨地说“吕剧的威风又回来了”。

五、吕剧(戏)发展的启示

吕剧(戏)已有百年历史而不衰,其主要原因是它来自于人民中间的一种艺术成果。因而,被历代人民群众所喜爱、所继承。吕剧(戏)从一个极简单的唱曲,历经百年演变而最终成熟为在思想上、在内容上都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用他们自己的情感、集体智慧和艺术想象哺育的结果。

吕剧(戏)在演变传播过程中,不断被赋予了积极的内容,从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吕剧(戏)为人民所喜爱和广为流传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从1866年以后的《画扇面》,到1890年至1930年《王华买父》《王天保下苏州》等剧目,都为群众所公认,并一直沿续。建国前后,又有一大批力作问世。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李二嫂改嫁》,轰动全国。此剧可以说当时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滩回水转》今又产生较大影响,再一次证明“吕剧(戏)确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自己的独具特点”。

吕剧(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鞭挞了剥削阶级的丑恶行径,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高尚精神。应当看到,发展吕剧(戏)事业,借鉴吕剧(戏)传统文化的精髓,多出吕剧(戏)艺术精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