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光,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6岁与吕剧结缘,23岁自己带班子,凭着对吕剧的痴迷,23年来,带着他的庄户剧团走遍了青岛、滩坊、淄博、济南、滨州、东营等地的30多个县的村村落落。
一把琴,就是所有的乐器,两个人就是一台戏,没有戏时自己写,没有演员时招人自己教。他曾在青岛的街头巷尾唱过,在淄博的村里摆过场子,也曾搭起高戏台连唱七天,为省里两个音像出版社灌过碟子。
一天三场戏,多时五场,一年数百场演出,无论是苦是乐,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唱戏。
——宋克光和他的花官梨园剧团
唱戏唱回的大奖
暮春的阳光照在广饶县花官乡前勤村一户农家的小院里,暖洋洋的。“家贫如洗,苦受残饥,说是穷来真是穷,一根扁担二根绳,走的慢了穷赶上,走的快了赶上穷……”忽然院里传出了一段吕剧,记者寻声走过去才发现,这是宋克光忙里偷闲正在院里的空地上一边试唱自己刚写的剧本,一边享受着这几天难得好天气。出生在花官这个“吕剧窝子”里的宋克光,从小就是听着吕剧长大的。1980年,16岁的宋克光初中毕业了,在那年村里闹灯节时,他给唱戏的老艺人做了一个临时的配角——吹笛子,从那时起,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戏台。
28年来,宋克光与吕剧相伴,即使身上只剩下三毛五分钱时,他都没有放弃过。今年,他领导的梨园剧团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获得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全省唯一获此称号的剧团,也是全国获此荣誉剧团中唯一由一个地道道的农民创办的剧团。看着今天的这份荣誉,坐在自家的堂屋里,宋克光向记者述起他的演艺生涯。
巧遇知音
平坦的学艺生涯
上世纪80年代初,各公社的文化站站长都驻村,当时也是巧合,花官公社文化站的驻村站长刘汝玺就驻在宋克光村里。每天晚上,宋克光都和刘站长切磋技艺。
1982年,刘站长到惠民地区(东营1983年建市,广饶一带当时属于惠民地区)开会,看了滨县吕剧团演的吕剧《一墙之隔》后,感觉非常好,便把戏本带了回来物色演员排戏。当村里的人找到正在地里干活的宋克光,告诉他刘站长让其回家唱戏时,宋克光高兴的扔下手里的农活跑回了家。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当年公社里的汇报演出上,他们唱的这出戏得了一等奖。从那以后,宋克光就算是真正的开始了他的唱戏生涯,他所在的戏团也一时红火起来,1984年,他已经可独当一面去招聘演员了,他的妻子李元英也就是在那年被他招进了剧团。
艰苦的带团生活
三进淄博四下青岛
1984年年底,花官公社的吕剧团解散了,可迷上吕剧的宋克光不想就此退下戏台。
1985年过了春节,他与原剧团的其他两名演员一商量,决定合伙成立乐安吕剧团。随后他们请来了从县吕剧团退休的崔茂芝老师,招聘了新的演员,于当年阴历的九月份,一切准备妥当后,便带着剧团到济南演出。由于演员大多学艺不精,在济南待了两个月后,剧团的开支难以维持,回到花官后就散了。
不死心的宋克光决定和李元英、崔老师的女儿崔小凤一块到济南去学艺,一学就是三个月。回来后不久,宋克光和李元英结了婚,婚后,两人就跟着各地的老艺人学艺,一起发掘传统戏。这期间,宋克光把好的戏一句一句记在了脑子里,妻子也放下大本戏改唱传统戏,就这样,两人与老艺人们在一起唱了整整一年。
1987年过了春节,老艺人们因年龄大了不愿再出去唱戏,宋克光决定和妻子出去闯荡。当年正月十九,他携妻子和16岁的妹妹,抱着刚出生九个月大的女儿来到了青岛,就在市场上、马路边拉开场子,他拉琴妻子唱,妹妹看着女儿,一唱又是一年。
到了1988年,宋克光又请来几个老艺人,一行9人再次来到到青岛,“仍旧是摆地摊,有听的就唱,一出戏有时收入1分钱,有时5分钱,给的最多的是1毛钱,一天下来,能挣五块多,周末人多时能挣到六七块钱,我们在青岛待了两年。”宋克光说。
1990年,一行人又回到花官。到了阴历九月份,淄川洪山有关人员找到了宋克光,邀请他们在当地的庙会上唱几天戏。宋克光把女儿交给父母,又带着剧团赶了过去,在淄川唱了七天。回来的路上,宋克光一头挑着包裹一头挑着戏箱往家走,累得脚底下都起了泡,“当走到淄川杨家镇袁家村时,全团的费用只剩下三毛五分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这时的宋克光把心一横,决定背水一战。他找了个农家,和人家说明清况,演员们洗了洗脸,化了化妆,就在村上的蓝球场拉开场子唱了起来,戏唱到一半时,已经收入了80块钱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叫我跟他走一趟,当时年轻,心里很害怕,可看到剧团这个样,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时找我的是他们的村书记,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就实话实说。当问我一场戏多少钱时,我狠了狠心要了个150元一场。”最后,村书记先叫宋克光的剧团唱两天看看,如果唱得好,再介绍他到其他村里去唱。就这样,他在淄川杨家镇一唱就唱到了1996年,每天三场戏,那个镇的每个村每家企业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996年下半年,团里的六七名老艺人年龄大了,剧团停了下来。因太喜欢吕剧了,宋克光与妻子李元英贷款2000元,购置了戏妆,并吸收当地的几名吕剧爱好者入股,组织起了十几人的吕剧团,起名叫“梨园剧团”。作为梨园剧团的发起人,他自然担任了团长这个重任。新人太多,宋克光决定手把手的教,因为着急,排了78天的戏,他瘦了20多斤,拔了四颗牙。
当年冬天,排练好17场戏后,他又重新回到淄博。可当地人说,这戏不是原来的味。和宋克光熟悉的一位村书记说:“水平太低了,如果以后还是这个水平就不要来了。”
看到这种情况,宋克光请来一位老艺人,再次回青岛摆地摊,“一天演三场,谁看戏一块钱,白天出了问题晚上他就一句句地教。就这样,梨园剧团在青岛呆了一年,水平也提上去了。”随后他们又回到淄博,一直唱到1999年底。
2000年初,宋克光又带领剧团回到青岛的平度市,四年后也就是2003年回到了花官。今年年初受青岛有关人员之邀,宋克光带领剧团四下青岛,记者前去采访时他刚回来几天。
庄户剧团的成功
音像社录制了60段戏
据宋克光介绍,剧团的剧目,现在都是早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戏,没有剧本和曲谱,完全靠艺人言传口授。这些长期流传的剧目,剧情结构简练,人物角色较少,唱腔以委婉舒缓的四平调为主,音律优美,唱词道白尽量用当地方言口语,观众易懂,爱听爱看,极受欢迎。在演出的同时,宋克光注重控掘整理地方戏,多方拜师学艺,把扽腔、扬琴戏等剧种的许多优秀传统剧目改编成80多出吕剧戏。宋克光的庄户吕剧深受山东各地群众欢迎。
2003年回到花官后,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的人找到了宋克光,让其为他们出录唱片。到那年年底,宋克光为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录制了14出戏。2004年至2006年,梨园剧团一行13人又应齐鲁音像出版社之邀,在山东省艺术馆进行演出,先后把《豆汁记》、《空棺记》、《双钗记》、《金镯玉环记》、《瓜园会》、《白蛇传》、《洞宾戏牡丹》、《张郎休丁香》等46出传统戏,录制成影碟并在全省出版发行。据悉,发行的这批“山东地方戏”影碟包括100余出地方戏,花官乡梨园剧团所演出的吕剧占了近一半,也是唯一参加演出的农村庄户剧团。这批影碟在胶东、淄博、东营等地音像市场十分畅销。
现在宋克光又写了20出新戏,今年打算再录制成唱片。“不是为了钱,主要是想给剧团的演员留个纪念,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听到这些传统的戏。”
女承父业
培养后备人才最要紧
宋克光现在剧团里弹坠琴,受他的影响,他的大女儿学的是声乐,现正在海南师范大学学习。大女儿还参加了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并进入了复赛,在复赛时,因为其伴奏的钢琴手出现一点失误,使之与决赛失之交臂。
宋克光告诉记者,近年来,庄户剧团得到了广饶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越来越快。说起今后的打算,宋克光说,现在剧团女演员的年龄平均在35岁,男的50岁,再有10年,这批演员就退休了,他想利用这段时间,招七八个年青的演员,为后继人才做准备。
1984年,花官公社吕剧团最后一次汇演后的合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