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所有的戏剧都不是长生殿上的羽衣霓裳,她是从民间萌芽出来的大众艺术。缠绕着太多民众的感情在里面。吕剧走到今天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也需要积极的建议和批评。把这些批评洒植于戏剧生长的土壤里使之吸收更有利于茁壮成长。
但是如果把这种批评发展成咒语甚至是谩骂应该考虑到热爱戏剧,热爱吕剧文化这些民众的感情和承受度。
把吕剧比喻成一个病入膏盲的女人,我认为这个比喻不滑稽,滑稽的是;能打出这么一个美丽的比喻却理解不了二个男人都来疯狂争抢这个已经病入膏盲女人的圣洁感情。就像看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不能理解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卡西莫多为能相拥在美丽女神艾丝美拉达遗体旁而感到非常的自豪,非常欣慰的情感一样。甚至还有点非要把卡西莫多从艾丝美拉达遗体边上拉走而后快的不可思议。
说吕剧是一门贫困艺术这确实也很正确,就是国粹京剧也不敢说是富翁。错的是笑贫不笑娼。戏剧的贫困不是好逸恶劳所致,京剧演员丁晓君,张兵在第五届青研班毕业汇报表演的演唱会上唱的是大汗淋漓,吕剧表演艺术家焦黎老师在《补天》的第六场中也是汗水横流,看了这些视频谁能骂出穷的就是活该?现在的歌星一出场就是几万元,甚至只亮相不唱,假唱出场费都不菲。丁晓君,张兵,焦黎老师就是拼上命一年唱上365天累倒在舞台上她们也怕不如那些歌星一个场次的出场费,这种贫我们还能笑得出来吗?我们不应该在这种不正常的文艺环境下给仍然顽强地坚持在戏剧领域里,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文艺工作者多一点喝彩声,多一点掌声吗?
戏剧的题材我赞成多样化,也赞成排一些古装戏,古装戏确实更能显示出一位演员的基本功,这对戏剧的传承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在象山东省吕剧院排出的几部大型现代戏不管在时代的要求上,还是教育意义上都不比一些传统戏差。在艺术上吕剧的表演程式不是象京剧那样规行矩步显得更有活力。这些方面只要多看一下山东省吕剧院演出的《补天》,《百姓书记》我想都能有体会。至于说吕剧的演职人员,创作人员连古代的官制制度,科举制度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不懂这未免有点过于牵强。中国自从进入了等级社会5000年来历朝历代的这些制度都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就是当朝当代的这些制度都不一样,只要不是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都很难搞的那么明白。
戏剧的观众在时代的变迁中比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确实流失了不少。这里面的责任都推给从事戏剧的演职人员我感觉也是不公平的。这里面从地方的剧种地方上各方面不支持,不重视有很大的责任,就拿山东的吕剧来讲在山东的电视台上很少能看到自己家乡戏的播出,一些中老年人不会用电脑在电视上又看不到,这批观众的流失量是很大的。山东要从一个文化大省做到文化强省只靠哲学,文学,孔孟这些必然繁荣不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可想象如果山东省连自己的省戏都灭迹的那一天这个百花齐放的灿烂文化能有人认可吗?
当然做为从事专业的戏剧团体这些方面做的也并非尽善尽美,对于这样的事我也有感受。在一些大城市要看到一些戏剧名家的高水平演出并不难。象在上海我就能很轻易地看到有些京剧名家的演出,叶少兰,孙毓敏,关怀等这些名家的演出我都看到过,但是在一个县级市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前几年中国京剧院的李海燕老师来我们这里演出程派名剧《锁麟囊》我在报纸上看到广告提前几天第一个去买票结果还是买了一张最后一排的票,如果晚买一天怕是连最后一排的票都买不到。这样大的文艺团体下来演出确实也有他的难处,但是,下面的戏剧观众的这块市场同样不能忽视。
愿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中去粗取精让我们的戏剧文化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齐鲁客Z于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