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在黄河入海的地方,有一位叫时殿元的老艺人在唱门要饭的过程中,根据扬琴戏创造出了“新扬琴戏”,后发展成为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吕剧。
在清朝末年到建国初期,吕剧经历了繁盛的时期。100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吕剧逐渐走向低谷。但走进低谷并不意味着吕剧已无药可救,在吕剧发源的地方,一个普通但极具历史责任感的山东汉子拿起笔,根据时殿元老先生的经历和吕剧的发展过程,写出了20集电视剧剧本《大戏棚》……
100多年前,在黄河入海口一个叫常家湾的村子里,有一个靠唱门要饭的民间艺人常乐。常乐靠唱门要饭,渐渐学会了扬琴戏,并且唱出了门道。但在一次和京剧剧团对台唱戏时却遭遇冷场。巨大的压力迫使常乐大胆对扬琴戏进行改革,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聪明才智,常乐和同乡把扬琴戏改成了化妆扬琴戏,靠《王小赶脚》一炮走红,逐渐走向了辉煌……
以上的这些就是电视剧本《大戏棚》的主要内容。剧中男主人公常乐的原型是吕剧的创始人时殿元,而化妆扬琴戏就是吕剧的前身。《大戏棚》通过一个曲折、感人、幽默但又不失浪漫的故事给我们艺术地展示了吕剧的产生、发展和辉煌的过程。剧本的作者就是来自吕剧的故乡东营区牛庄镇的一位业余剧作者——王云海。
创作剧本只因喜欢
“吕剧是好东西,我和周围朋友都很喜欢,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把它丢弃!”对王云海的采访就在这句话中开始了。
《大戏棚》以吕剧起源与发展为主线,以十九世纪初黄河口地区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时殿元为原型塑造的常乐为男主人公,把一代老艺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在创始吕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畏艰辛而又健康向上的精神,以风趣幽默的格调展现了出来。
“我想写这个本子好多年了,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东营人,而且现在我又有幸在吕剧最初产生的地方工作生活,我觉得应该用自己的能力为吕剧做点贡献,因为吕剧现在面临着很多困难。”在谈到最初的创作动机时,王云海这样告诉记者。
吕剧是东营的家乡戏,它曾经拥有无比灿烂的过去,但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吕剧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冷落。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几个人喜欢吕剧了,他们觉得不如流行歌曲来劲。王云海喜欢吕剧并且愿意为吕剧去做一些工作,自然有他的理由,“吕剧是民族的东西,并且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总不能说丢就丢呀,我们应该尽力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我没有别的能耐,写个关于吕剧的剧本,算是做点贡献吧!”王云海在谈到吕剧面临的现状时,脸上不由地露出了担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