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曲作为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众多难以磨灭的记忆。它是我国几千年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象征,也是我国的民族风格特色之一。虽说时代的潮流在改变,群众文化也在改变,但我们不能随便摒弃这些传统文化,更不能摒弃民族的艺术。
山东戏曲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众多名团名剧唱响过大江南北,众多山东的梨园名家更如戏曲长河中耀眼的明珠闪闪发光。在文博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我们继“走近名团名剧系列报道”之后,推出“闻名齐鲁——
走近戏曲名家名角”系列报道,与读者一同触摸山东戏曲的脉搏,再次感受那舞台上万种风情的魅力。
拂去岁月的尘埃,再次走近年届七旬的郎咸芬老师,听她讲起了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我们发现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一种震撼,来自于她对吕剧始终如一的坚持,面对吕剧现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还有她现在的许多困惑。
时光荏苒,纷扰的杨絮飘飞在古老的山东大地,阵阵春雷惊醒了沉睡一冬的齐鲁儿女。依稀在梦里面,我们听到了最亲切、最感人的乡音——吕剧。当我们从梦中醒来,发现这个美梦的制造者,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老师已经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只是谈起吕剧她热情依旧不减。4月的一天下午,当记者叩响郎老的家门,走进她素雅、散发着浓郁艺术馨香的家时,也似是走进了她执著坚持的艺术生命。
郎咸芬·执著
“我现在每天练40多分钟的形体,40多分钟的唱功”
站在记者面前的郎老,身形轻巧朗健,嗓音清亮,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她已是71岁的高龄,但是郎老的那种“养生之道”又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郎老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离开舞台已经多年,可她现在仍旧像年轻时一样每天早上起来坚持练功,先是练40多分钟的形体,然后再练40多分钟的唱,风雨无阻。“我的生命与吕剧的兴衰息息相关,我已经把吕剧融入到了生命中,它甚至比我的生活,比我的家庭都重要。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为年轻人做示范,当然了,坚持练功对我的身体也有好处,我们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还想多活上几年呢!”郎老说。
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动力在支撑着郎老的这种执著?那种热情又源自怎样的人生经历呢?记者抛出的这一问题,犹如在平静的湖水中掷入一枚石子,记忆的涟漪在郎老回溯往昔岁月中一圈圈荡漾开去。
生命之钟飞速倒转,定格在了1955年的朝鲜战场,年仅20岁的青年演员郎咸芬正在用她青春洋溢的表演慰问刚刚历经了战火洗礼的志愿军战士们,而她人生的基调也就是在这片战后贫瘠的土地和志愿军战士无私的奉献精神上奠定的。尤其是当她看到无数无名“烈士”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的时候,一颗年轻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图个啥呀,献出了生命,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作为一个演员,我又能够做什么呢?”从那一刻起,郎咸芬便开始了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穷尽一生的探索和实践。
郎咸芬·豁达
“吕剧的现状是正常的,是民族艺术一定要历经的阶段”
吕剧,作为我们省内一个土生土长的剧种,曾经红极一时,不仅多次晋京演出,更是随着《李二嫂改嫁》的热演而家喻户晓,并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十几年过去了,面对各种大众流行文化的冲击,吕剧开始出现滑坡。据了解,现在我省为数不多的几个吕剧团大都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而让人更为担忧的是,吕剧观众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观众群日益趋向于老龄化,年轻观众可谓少之又少。
但是在谈到吕剧滑坡这个问题时,郎老的乐观表现却让记者颇感意外。郎老认为,随着电影、电视等诸多大众文化的兴起,娱乐休闲名目逐渐繁多,我们的吕剧受到冲击是必然的。“我觉得现在吕剧的现状并不是不正常的,它绝对是正常的事情,是我们的民族艺术一定要历经的阶段。”同时郎老也表示,“我们吕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长远的角度讲,凡是贴近大众的、贴近大众的思想感情、贴近大众的生活的东西,绝对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现在的人都觉得人家的东西好,但是我相信这个阶段过去以后,大家还是会觉得咱们自己的东西好。”
近年来,面对吕剧等地方戏曲的困境,也出现了很多的“应对策略”,其中“戏曲都市化”最受关注,对于这种说法,郎老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郎老相信吕剧的市场重点主要还是在大众,在农村:“山东是个农业大省,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可不得了。当然城市也不能放过。”
郎咸芬·困惑
“现在的演员很少有超越我们那一代的,他们也没有了那种精神”
尽管面对吕剧不甚理想的现状,郎老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宽容,但是在谈到当前的吕剧演员时,郎老却感到了困惑和不解:“虽然我们吕剧院还没有出现演员‘青黄不接’的困境,但受大众欢迎的好演员太少了。”
据郎老介绍,要想培养一个出类拔萃的吕剧演员很难,好嗓子、好形象和丰富的创作灵感三者缺一不可,要求非常全面。好演员少固然有它客观方面的原因,但这也与演员自身对吕剧的认识和他们的努力程度不无关系。这便是让郎老备感困惑的地方:现在的演员条件和环境都变好了,荣誉得的也足够多了,但是为什么对吕剧事业的忠心程度却远远赶不上我们那一代演员了呢!“我真的希望这些中青年演员能够超过我们这一代老演员,因为这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可是要超过谈何容易啊!要知道,科技再发达,它也代替不了一个演员一朝一夕的苦练,代替不了他们的唱腔。”
接下来郎老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媒体呼吁山东出个“赵本山”,其中也谈到了剧院中年演员的情况,他们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但就是比我们那代老演员的影响力差,“关键是我们那一代的老演员,确实下了苦功了。”吕剧现在在很多演员的眼里就是一个饭碗,不再是一项事业,不再是生命中的重要东西。“这哪像我们那时候啊,我们那一代就知道苦练,勤奋练功,从来不知道礼拜天是什么滋味,也没有双休日,周末练完功出去买些生活用品,比如肥皂啊牙膏的,就赶快回来继续练,探讨角色。这种精神在现在演员的身上恐怕没有,我认为。”
■艺术简历
郎咸芬,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山东省吕剧院名誉院长。上世纪50年代,曾因主演《李二嫂改嫁》而享誉全国,获华东会演表演一等奖。数十年来,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如《蔡文姬》中的蔡文姬、《穆桂英》中的穆桂英、《丰收之后》的赵五婶、《沂河两岸》的梁向荣、《梨花狱》中的武则天、《山高水长》中的薛逢春等。她的表演朴实稳健,大气丰厚,唱腔委婉深沉。注重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多年的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和演唱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是山东吕剧的代表人物。在《苦菜花》一剧中,她扮演的母亲慈祥善良、爱憎分明、激情饱满,可谓炉火纯青、风采不减当年。
■获奖情况
上世纪50年代,曾因主演《李二嫂改嫁》而享誉全国,获华东会演表演一等奖。《苦菜花》获表演特别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中荣获“优秀表演奖”、在第六届全国艺术节上获金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