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秦剧团

兰州市秦剧团是由兰州文光秦剧社衍变而来的,而文光秦剧社是1956年由当时甘肃著名班社兰州文化社和兰州新光社合并组建的。文化社,它是兰州戏曲发展史上延续时间较长,表演水平较高的一个老班社,追溯历史已有百年,它曾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如郗德育、文汉臣、耿忠义、岳中华、王晓玲、王定秦等著名秦腔演员都是该班社的台柱)雄踞兰州。而于1950年在兰成立的新光秦剧社亦拥有一批演技精湛的名家,如秦剧须生泰斗刘易平、高希中,著名小生靖正恭,小旦王彩霞等。两班社合并后,因其演出阵容强大,剧目演出丰富,著名于西北。1958年成立兰州市秦剧团后,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与时代共脉搏,在“出人、出戏、走正路”的前提下,抓剧团建设,抓演出水平,抓票房价值,使秦腔艺术深深根植于西北广袤而丰沃的土壤中。

艺术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如果说这50年取得不少成绩的话,那么与市委、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领导是分不开的,是他们为兰州市秦剧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秦剧团在成长过程中,不停息地为社会,为群众奉献出一朵朵鲜艳美丽的艺术之花。

剧目建设是一个表演艺术团体建设的基础,当兰州秦剧艺术发展步入正规后,一批主题不同,题材各异,风格样式多样化的剧本相继问世。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活动中和在各种汇(调)演中,都有自己的剧目上演和参演。兰州市秦剧团的剧目创作建设50年来应分两个阶段,即文革前和文革后改革开放的30年中。文革前的创作剧目有《玉枝玑》、《江小莲》、《打乾隆》、《阮八姐》、《双母记》、《红色医生李贡》、《服务新风》、《玉蜻蜓》、《东风万里》、《跃马扬鞭》等,这些剧目虽存在某些不足,但都能够触摸到时代脉搏,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心愿,因而获得广大观众的欢迎,有些剧目竟创出连演百天不衰的票房效益。文革结束后至今的30年中,为使秦腔这门古老剧种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在各项工作的布局上,以剧目创作带动艺术生产,以此凝聚人才,发挥整体优势,创作了一些优秀剧目为秦剧团发展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局面。近30年来创作、改编、移植剧目有《抢亲记》、《金城关》、《春晖》、《三老两小》、《喜狗娃烂漫曲》、《冤怨恨》、《金蕉酒》、《天下太平鼓》、《唐太宗嫁女》、《家庭公案》、《狸猫换太子》、《龙源》、《茸宝记》、《荆钗记》、《梁宫秘史》等,特别是2007年移植的《曹操与杨修》,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无论是晋京演出还是在西安等地演出,专家和观众及行内人士均对它好评如潮。该剧不但已被评为兰州市的戏曲精品剧目,而且为兰州市秦剧艺术拓展演出市场,加大竞争力度,为恢复秦腔艺术强大生命力创造了一定的因素。

50年来,培育和引进了一支有相当水平,经得起磨炼的专业人才队伍,使剧目创作与人才建设唇齿相依,互为因果。早在市秦剧团建团初期为充实演出阵容把原兰州市戏曲学校的学员全部吸收了进来。在1971年,剧团在西安地区招收了40名学员,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后,均充实到剧团演出阵容之中,1997年剧团又在西安招收了一批学员托交陕西省艺术学校培育训练,5年后回团充实了演出队伍,填补了行当阵容。这3批学员中,如王俊英、雷志华、王小梅、张德善、李满年、张安学、黑西林、邢建仁、任买绪、张为民、左红光等在艺术上承担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另外,剧团除为自己培养后备人才并着力于现有岗位、发掘人才外,还在引进紧缺人才和尖子人才上不遗余力。换言之讲,一个名团必须有自己的名戏和名演员,为了实现这个愿望,50年来通过不间断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使剧团成为有剧种代表人物,行当领军人才,文武行当较为齐全的剧团。如今兰州市秦剧团不仅汇集了张兰秦、张小琴、张安学等中青年优秀演员,而且梁少琴、王航、许扣、呼延国沛、安妥等青年演员也已成为兰州市秦剧团的中流砥柱。

在演出方面,兰州市秦剧团通过各种载体,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艺术魅力。在演出市场并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立足兰州,放眼西北,进校园,入社区,下部队,到工厂,走农村,演出足迹遍及西北各地。50年来,除到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去巡回演出外,还三上首都,并不断参与省、市及西北地区各类演艺赛事汇(调)演活动。如1989年由兰州市首办的“西北五省(区)首府市秦腔名家交流演出”活动,历时十届。

今天的兰州秦剧艺术,不仅有着自己的丰厚传统,同时又充满了新的活力,这本身就具备了良好发展特质。2005年在“西北秦腔艺术节”期间,中国戏剧家协会把兰州命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这是中国剧协为使秦腔艺术振兴发展,再创辉煌,委以的重任。相信兰州秦剧艺术会以励精图治的勇气,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为兰州秦剧事业再谱写更美好的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