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农耕,就该回到农村去— 以观农村吕剧演出的实践为例浅谈对中国戏曲的印象

在一次国际戏剧论坛上,有外国戏剧人问及中国与会者“你们中国有戏曲这么好的戏剧艺术,为什么还要学习西方戏剧?”

对于这位外国戏剧人的提问,我觉得,有一点他比许多中国人看的更清楚。就是中国戏曲的好。

说起中国戏曲的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娱乐,而且这种娱乐是服务于最底层也是最广泛的民众。毛主席曾经说“一切艺术的问题终归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说法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尽管中国戏曲里有的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但是它要弘扬和赞美的,永远都是正义公理,是孝廉也是好人有好报,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生产和生活智慧。当然这些主题中不乏封建旧思想,但是任何艺术都有其时代性,纵观世界戏剧史,并不存在在任何时代都先进适用的剧目。

直到今天,各种现代传媒早已登堂入室的时代,戏曲仍然是广大农民钟爱的娱乐样式。

在我的家乡山东省青州市的一个小村子,村民中间就有两个自发组织的吕剧社团,分别命名为“朝阳吕剧团”和“夕阳红吕剧团”。他们的演员和琴师都是普通村民,平时以务农为主,农闲时节组织排练,自己筹钱在村子里露天演出。演出时间一般集中在夏天,在麦收以前或者之后,没有农活的时候,吕剧团的成员们白天在村子里搭好临时戏台,村民们就会在晚饭过后弦子声起的时候结伴去看戏。吕剧团的这些演员们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训练,年纪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有一些甚至不识字,他们大都自己买来吕剧演出的DVD然后逐字逐句学习。所谓琴师,有的是喜丧演出的乐队成员,大部分技巧并不纯熟,偶尔也会从城市里借来几位正规吕剧团的退休琴师助兴。

我现场观看过他们的演出。因为山东方言的多样化,演员们口音比较重,本来吕剧的方言腔被进一步加重,非本地人能听懂的机率比较小。另外演唱和表演水平也非常有限,有的演员嗓音条件不错但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至于表演只是象征性做一做体态,很有些放不开。音响设备和乐队的整体水平也确实难以恭维。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学戏剧的学生,我可以挑出无数个他们表演上的漏洞。

但是坦白说,我在这种演出中看到了最佳的观演关系。而且远至布莱希特的陌生化近到今天的后戏剧剧场,在这种演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那些中国戏剧人以为必须向西方学习的戏剧理念和形式,在他们的演出中应有尽有。

在看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观众和演员全都是彼此熟识的人,演员在台上演出,观众边看演出还会边谈论这个演员是哪家媳妇哪家长子,并且互相发表对于演出的看法。这是今天正规戏院不可能出现的场景,当观众被方方正正的沙发式座位固定在观众席上的时候,想要体验露天演出时一个小马扎一把葵花籽的乐趣,我恐怕是定然不能。而且到熟悉剧目脍炙人口的段落时,台上演员的演出常常会伴随着台下村民的附和,在观演的互动中往往会迎来一个高潮。

我当时看的演出是吕剧的著名剧目《小姑贤》,对于这个故事,村民无不熟知,就连一旁以消暑凑堆儿为主要目的的小孩儿也相当熟悉这个故事。另外吕剧团经常演出的《井台会》、《姊妹易嫁》等剧目,观众们对剧情甚至台词都是极为熟悉的。而且在表演上面,每次演出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动。但这丝毫不影响观众对于演出的热情,许多村民告诉我,他们是从来不会错过任何一场演出的,即使他们已经看了那么多遍。

所以我觉得,中国戏曲在长久的演进过程中所具备的娱乐性是镶嵌在百姓的生活当中的,具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一点优越于任何一种今天的娱乐形式。但是我也在观看中发现,这场演出的演员和观众全都是中老年人,还有小孩。年轻的村民对于这种活动并不热心,她们大都在家里看电视或者上网。而这正是中国戏曲遇到的最大问题,观众老龄化。

我认为国家开办豪华戏曲剧场或者培养专业演员都不是保持戏曲生命力的最好办法。戏曲的根基在群众,而中国最广大的群众正是在农村,是农民。但是现在年轻的农民不愿意看戏了,这才是戏曲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我并不觉得是戏曲本身失去了魅力和吸引力,反倒是因为戏曲开始脱离广大群众逐步走向小众和“高雅”。举一个实例,山东省和青州市都有专门的吕剧团,演员素质很高。但是他们一年里演出极少,买票的效果根本不好,下乡活动几乎没有。设想一下,哪怕青州的吕剧团去到下面的村子演出,都会受到空前的欢迎。但是没有。

中国戏曲的“看戏”,和西方戏剧不同,在大剧院或者电视里是没办法达到最好效果的。最好就是回归到露天和现场去,让观众可以自由跟着演出的节奏哼唱甚至喝茶磕瓜子。

当前,西方戏剧剧团演出可以从政府处得到各方面的辅助,中国的话剧市场据悉也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那么对于戏曲来说,最好的帮助就是把最好的剧团和演员带到民间去,更确切地说是带到农村去。

鲁迅先生曾经写《社戏》,甚至在我童年的时候还经常能见到在农村巡回演出的专门京剧团体,但今天几乎已经绝迹。

中国戏曲是我目前接触过最有魅力的舞台艺术,一招一式的身段动作、一字一句的音调声腔,甚至脚下的戏靴,甚至脸上的油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缩写。它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最普通的最勤劳的而且最不具有文化修养的大众,但是它的文本又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内容精炼而且优美,却又时时刻刻不离生活。

中国戏曲从来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消减了自身的魅力和艺术能量,戏曲遇到的问题恐怕正是当前中国艺术意欲走向何处的问题。一味地追随西方追求洋气,戏曲自然是跟不上步伐的,但是如果中国戏剧想要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路,一条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路,那我认为戏曲依然是中国戏剧的最高峰和最时髦。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要把戏曲还给中国人的大多数——农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