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邹平县吕剧团的演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演出达 60多场。除了正月初三在临沂市的演出外,此后还在淄博、桓台以及本县部分镇村进行了巡回演出,现在演出合同已排在了元宵节以后。
一个县级吕剧团,为何能够得到如此青睐?邹平县吕剧团团长胡福祥介绍说:“是品牌开启了剧团演出市场的大门。”邹平县吕剧团成立于1979 年,前身是由部分下乡知识青年组织的演出队。在那个娱乐活动和项目极度匮乏的年代,能看到一场戏是相当不错的享受。胡福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吕剧团只是演传统戏,即使这样,每年的演出场次也在 200场左右,每场观众有三四千人,群众看戏的积极性很高。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普及和娱乐项目的多元化,关注戏曲的人越来越少,市场逐渐萎缩,效益逐年下滑,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2003年,邹平县提出建立“大文化格局”的发展思路。吕剧团抓住机遇,决心重整旗鼓,再展雄风。他们更新观念,重新定位,强调服务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创作更多写邹平、演邹平、唱邹平的不同形式的文艺节目。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创作精品剧目。
理清了思路,剧团重新焕发了生机。邹平县吕剧团克服资金紧张、人员紧缺等诸多困难,几年来,共创作编排了《梨花雨》、《平民书记》、《王邪招亲》等六七部精品剧目,《王邪招亲》还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而连捧大奖的《梨花雨》则成了邹平县吕剧团所创作剧目精品中的精品,这部以阳信县民族中学青年教师菅新刚为原型的大型现代吕剧,先后参加了全省文化艺术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展演,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三次进京演出,并于 1997年获得了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滨州市空白,成为全省惟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剧团。2008 年,《梨花雨》再次荣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戏剧二等奖。此外,邹平县吕剧团还承担了每年一届的邹平春节联欢晚会、农民艺术节、读书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演出。
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极大提高了邹平吕剧团的知名度,社会也一改“吕剧团无非就是演演老剧目”的传统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外地的企业镇村等都向剧团伸出了橄榄枝,要求他们创作演出展示行业风采的节目。“这无疑为我们开拓了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经营路子。”胡福祥告诉记者。据了解,仅 2008年一年,由邹平县吕剧团参与创作并演出的各类行业晚会就达到了120场。
打造品牌、 创作精品,让邹平县吕剧团开拓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赢得了主动。 2009年,该团计划排演一部反映邹平发展变化的大型现代吕剧《风起黛溪》,计划于9 月杀青,并将参加全省首届齐鲁文化艺术节,力求再有收获。(王福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