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凡人幼年所闻所见,所食所嗅,皆沁人心脾,融化血脉中,每每触景生情,不能自己。近日又在报端见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对地方小戏情有独钟,他的那本长篇小说《檀香刑》,茂腔唱词就常常贯穿其中,莫言本人也说过:我一听“猫腔”就感觉热泪盈眶!这一下子勾起了我对青岛地方小戏的追忆......

解放初期,也就是在我的童年时代,尽管那时人们的物质生活不甚丰富,但也可谓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特别令人怀恋的是,其时社会上各类文体活动非常活跃,这也许是和那时人们翻身做了国家主人,心情无比舒畅,加之以党和政府积极引导有关吧。除了电影院、大戏院有电影看、有京戏听之外,许多工厂、单位甚至农村都组织有业余演出队,在公休日或者节假日进行文艺演出,节目中除了歌唱、舞蹈、器乐、小话剧外,便是地方小戏了。

青岛的地方小戏

记得那时我正在上小学,但是却常常随着大人或者自己去人交公司大礼堂,中山公园“五一”、“十一”游园大会,或者南山的小戏棚子去看演出或者听小戏,这小戏指的就是青岛及其周边地区流行的柳腔、茂腔和吕剧。所看的剧目有许多,但是如今记得比较清楚的只有吕剧《小姑贤》、《借年》和柳腔《赵美蓉观灯》这几出小戏了。直到今天,这些小戏简练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表演,诙谐的人物对话,高亢悠扬的唱腔,都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其情其景宛如眼前——

从前有一句俗语讲“奸大姑坏小姑,不奸不坏是小叔”,而《小姑贤》中的小姑英英却为人善良,乐于助人,使人们对庸常的偏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故事讲年轻守寡的姚女士将媳妇娶到家后,却处处看不顺眼,加以刁难。一日嫂嫂在厨房做饭,英英便赶紧过去帮忙,姚女士连忙把英英叫出来,并喊着肚子饿了,嫂嫂赶紧把下好的面条端出来,并忧郁地唱道:“给婆婆端来了面条一碗,未进门吓得我胆战心寒。纵然是言与行谨慎检点,也难免被婆母辱骂一番。”可见封建社会做媳妇的不易。

英英见到受委屈的嫂子,便对母亲讲,怕自己将来也会遇到你这样的婆婆,不如我现在跳井死了算了,母亲大骇。然后英英又串通哥哥略施小计,终于使姚女士幡然悔悟,答应以后不再给儿媳气受。从此,婆媳和睦,家庭美满。当时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社会转轨变型、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戏对于建立新型的家庭伦理关系起到很大的教育推动作用,所以很受百姓欢迎,是常演不衰的剧目。

吕剧《借年》

《借年》则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说的是一个穷小伙子年前去还没成亲的岳父家借米面过年的故事。当穷书生王汉喜来到准丈人家门前时,见其全家正在其乐融融地聚餐,未婚妻爱姐却独自闷闷不乐。王汉喜怕给爱姐丢人,进退两难,于是便唱了一段戏词,其曲调之压抑、戏词之凄怆至今如在耳畔——“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未过门的亲戚难开口,哎!......当着爱姐把年借,还恐怕羞着俺没过门的妻。”后来在爱姐的嫂子帮助之下,不但是借到了年货,而且和爱姐的感情又加深了一步。尽管那时我童心烂漫,却从这出小戏中,感受到旧社会人生的艰难,和劳动人们心地的善良。

与《借年》相比我更喜欢《赵美蓉观灯》,它的故事更加充满了幽默喜庆色彩。整个剧情就是王小六夫妻元宵节观灯前后的对唱对白而已。说的是正月十五之夜,王小六从外面归来要拉着妻子去街上观灯,妻子原本是不想去的,但听王小六说灯会如何如何热闹时,便心有所动,应允随他前往。

为了体面一点,丈夫便让妻子稍事修饰,但当妻子真要精心打扮时,王小六却又等不耐烦了,于是妻子和王小六对唱道,王妻:“当家的哥,你等候我,梳个头来洗个脸,梳头洗脸看哪看花灯啊,呀末爱海吆——”王小六:“叫老婆,你别啰嗦,梳什么头来洗什么脸,换件衣服就啊就算啦,呀末爱海吆——”尽管这出小戏情结简单,但是从两个人的对话、唱词和表演中便令人感受到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和市民百姓追寻欢乐的迫切心情。

据说,柳腔、茂腔、吕剧这些地方戏曲,大约形成于清朝中叶,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当时社会较为安定繁荣,文化艺术也相对活跃,各地区的歌调,吸取较大剧种的唱腔,加以改造,便形成许多地方小戏。

柳腔大约流行于山东即墨、胶州一代,有俚曲民谣唱道“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乾隆年间,民间说唱“肘鼓子”传入即墨,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形成新的形式。柳腔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演唱运用即墨地区方言,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而颇受欢迎。

青岛市于1950年成立了“金星”柳腔剧团,1959年改称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赴京三进中南海,向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隔帘》等传统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柳腔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其中以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玉杯记》《金簪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较为著名。

茂腔,根生于青岛胶南胶州一带,流行于青岛周边地区外,以及高密、诸城、潍坊一代。解放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下,在政府的关心扶持下,1950年2月和8月青岛市政府先后组建了“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剧团”,地方小戏又重整旗鼓,活跃于城乡之间,发挥了巨的大娱乐和教化功能。

演出场所也由昔日的街畔里巷,瓦肆勾栏登上大雅之堂,甚至还参加了全国文艺调研,曾经受到中央首长的高度赞誉。茂腔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被誉为“胶东之花”。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这是过去乡下人对茂腔的赞誉。茂腔现存剧目共有140多个,特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最初发源地为山东省东营市,流行于青岛济南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吕剧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民众喜爱。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在吕剧的发展史上,青岛市有三大著名吕剧剧团,即莱西吕剧团,平度吕剧团和青岛吕剧团。

文革期间,地方小戏一度销声匿迹。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地方小戏又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据悉,2016年,青岛地区全面启动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使地方戏曲得以保存、完善和传承。

近年来,我常常在庙会、集市,节会上,看到青岛地方戏曲的连台演出,只见台上流光溢彩,声乐悠扬,裙袖舞动,台下观者如潮,引颈翘首,屏息聚神,观众全然被地方小戏华丽的装扮、动人的情节、生动的表演、幽默的对白、高亢的唱腔所吸引,这使我不由得再一次回到童年时观看地方小戏的情境之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