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政府及文联的支持和帮助下,义和班又重新组织起来,艺人不仅有了保障,艺术上、政治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51年建立了民间职业性的鲁声琴剧团,並先排演了《张大娘被骗》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1953年改为吕剧前后,又排演了现代戏《光明大道》、《小女婿》、《明明上当》等,为戏曲反映现代生活做了很大努力。同时还整理演出了传统戏《王定保借当》、《逼婚记》、《小姑贤》等,都是五十年代很受群众欢迎的好戏。1954年华东戏剧观摩会演中《光明大道》获剧本奖、演员奖。时克远获演员一等奖。1962年晋京演出《闹房》、《逼婚记》受到朱德、董必武、聂荣臻、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鼓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逼婚纪》再次受到李先念同志的赞赏,並于1979年拍摄了电影。
在解放后的短短几年里,吕剧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並获得了不少成绩和荣誉,除本身早己具备群众喜爱的特点外,主要是解放初期遵照毛主席、周总理对文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除整理了部分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一批新剧目外,还对音乐唱腔进行了充实和改革。使吕剧不仅在艺术上渐臻完美,同时还保留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从而使解放前形式简单的化妆演唱,很快成为全省重点地方戏曲之一。
化妆扬琴曲调虽少,变化颇多,而且优美动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从剧本看,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剧目故事情节细腻,群众语汇丰富,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流畅,唱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可是在内容上表现婚姻、爱情、家庭道德伦理,和以“三小”为主的戏占比重很大,音乐也是缠缠绵锦,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增加表现力、扩大适应性,从五十年代初,一些音乐工作者即在原来(风阳歌)的(四平)、(二板)的基础上,吸收了梆子、茂腔、京剧等唱腔的音乐节奏、旋律,演唱方法的某些特点,溶化在化妆扬琴的板腔之中,使化妆扬琴的演唱和打击乐的表现力大为增强,形成了吕剧的一套完整的戏曲表演艺术。
在改革中,山东省吕剧团(山东吕剧院)和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李二嫂改嫁》的创作演出,不仅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观赏,作为地方戏曲搬上银幕也是比较早的。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鲁声琴剧团也在同年改名为鲁声吕剧团,1956年3月改为国营、同时改名为“济南市吕剧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