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淡旺季能否匀着过

结束了节前和节中的红火,这些日子演出市场一下子冷清了下来。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长安大戏院、保利剧院、天桥剧场、北展剧场、世纪剧院、中国评剧大剧院等京城几家主要演出场所,得到的答复是从正月十五到三月底的这段时间,除保利剧院已安排满了演出之外,其它剧场都没有重大演出,有的剧场甚至根本没有演出。与节前20天内289场演出在京城遍地开花相比,节后的市场有点“惨”。
这两天,不断有观众打电话到中国京剧院,询问有没有演出,在哪儿演?业务处的周瑞说,现在的演出安排基本上是随着节日走的,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被称为“黄金周”,各个院团都会拿出最好的剧目,安排最强的阵容,争抢这块市场。其实,现在人们的选择多了,许多人利用假日外出,或是与亲友团聚,有些演出根本没时间看。等有时间了,却发现演出没了。
节后市场是个淡季,这已经成了剧场和院团的共识。长安大戏院经理办公室的田小姐说,每年的这段时间日子都不太好过,所以剧场会利用这段时间安排一些旅游演出,或是用儿童剧来充场子,这种状况通常要持续到4月初。北展剧场、天桥剧场、世纪剧院这些平时非常活跃的剧院,这些日子基本上全“歇”了。除天桥剧场在3月14日、15日有两场中芭的《天鹅湖》外,另两家到4月之前都没有演出。天桥剧场的一位男同志说:“节前该演的全演了,这会儿也没什么新鲜的了。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时候不能安排演出。”
中国评剧院17日结束了春节期间在昌平的最后一场演出,休息了两天,昨天刚刚上班。演出处的刘胜利说:“虽然这种演出市场的淡旺季不是绝对的,但我们还是不敢尝试。戏曲艺术不景气,完全靠散票难以支撑整个市场,节前还可以组织一些单位的包场,节后则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不会冒险。节后我们的主要精力要投入电视连续剧《秦香莲》和《陈州放粮》的拍摄工作。”
北京京剧院今年春节独占长安大戏院的黄金档期,从初一唱到十五。可从现在到4月之前,除了23日的一场《龙凤呈祥》和3月1日的一场《沙家浜》,就没有什么重要的演出了。周铁林副院长说:“节日期间是演员们最累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一个喘息、调整的时间。虽然没有演出,可演员们一点儿没闲着,像我们院目前的全部主力都投入到《宰相刘罗锅》入选国家精品工程的改编工作中,并为5月的演出季准备‘粮草’。创排新戏,恢复老戏是我们每年三四月份的主要工作。”
演出市场的淡旺季固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绝对的。像2000年的小剧场话剧《非常麻将》,2001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002年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等都是利用了节后演出少的市场空当,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本月25至28日,由于魁智和李胜素领衔在长安演出的四场传统戏,售票形势也十分喜人。
有专家指出,尽管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等方面,北京已经达到了国际通行的小康标准,但是,在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要达到小康标准还需努力。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文化消费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提醒那些固守老经验的人,与其在节日里争过演出市场的独木桥,不如在平时多下点心思,另辟新的蹊径。(记者 贾薇)

(摘自 《北京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