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霞满天,雅楠立雪续新缘。师徒再谱莲花曲,玉振金声代代传。恰逢评剧百年华诞之际,在河北省晋州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著名评剧新派表演艺术家、评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宇扬评剧苑艺术顾问李红霞收徒彭雅楠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收徒仪式上,石家庄市政协和文联领导亲临会场表示祝贺,评剧赵(丽蓉)派优秀传人、天津评剧院彩旦艺术家赵如意特意从天津赶赴晋州助兴。前来为李红霞师徒祝贺的嘉宾还有石家庄某企业原工会主席陈彩莲、晋州业余评剧队负责人李进民、河北省电视台票友大赛金奖得主王松林等。
新凤霞大师所创立的新派艺术以其特有的甜润、委婉、清脆、明亮,深得业内同行认可及观众的喜爱,新凤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评剧艺术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评剧革新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画家、作家。她以一生的才华塑造了评剧舞台上近百个女性人物,是评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艺术家。新凤霞大师桃李满天下,她的弟子遍及全国各地。享有“新派大师姐”之称的李红霞则是最具新派风韵的著名新派传人之一。李红霞原名李绍莲,1940年出生于梨园世家,10岁从艺学评剧,12岁考取了北京市荣冠评剧团。十四岁参军被选入新疆军区政治部评剧团,在部队演出现代评剧《刘巧儿》后,被军区首长部队官兵和广大观众誉为 “小新凤霞”。 1965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为师,新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李红霞的发声归韵妙得其神,她尤其擅长从人物性格出发,以情带声,以声寓情,声情并茂,她凭着自身扎实的艺术功底和韵味浓郁,咬字清,嗓音甜,感情真的艺术风格在演唱艺术上刻意追求至善至美的境地。在继承师教上,她不株守成法,不机械模范,而是从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状态出发,投入全部理解和体会饰演每一个角色。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她的艺术已炉火纯青,尤其是声腔悦耳、咬字清晰、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字正腔圆,几乎可以乱真。高,中,低三音都酷似老师新凤霞。
她主演的评剧《刘巧儿》,《花为媒》,《乾坤带》《孔雀东南飞》、《魂归曲》、《案中案》《纸月亮》等剧。李红霞主演的十几出戏已录制了唱片和录音,《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一书和《东方之子》一书收录了她的相关事迹;她的成就被载入《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词典》及《当代文艺家名典》以及《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大辞典》,其演唱艺术被选入《中国评剧卷》,她还担任中国评剧发展促进会理事,并连续当选石家庄五至九届市政协委员,还受聘于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全国首届中老年戏曲汇演中,李红霞主演的《乾坤带》荣获“牡丹”奖(一等奖),马泰为其题写“乾坤一曲鸣,震撼古都城。掌声惊海啸,艺坛尽沸腾”;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为其绘画了一幅“梅花图”;当时又正值李红霞从师30周年之际,新凤霞挥笔泼墨为其绘画了一幅“牡丹图”,吴祖光挥毫在这幅牡丹图中题写“总领群芳是牡丹”,丹青喻人,喻意深长,既寄托了恩师对红霞的愿望,也饱含着对红霞为人和演艺的赞赏;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挥笔为李红霞、李云龙夫妇题写了“云龙出水,红霞满天”八个字。
彭雅楠是河北晋州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她出身评剧世家,祖父、祖母、母亲、姑姑曾是晋州评剧团的演员,由于戏曲不景气剧团被迫解散,她们离开了心爱的舞台。然而她们的心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评剧艺术。她们经常练功、吊嗓、拍戏,参加自发组织的评剧各种演出活动。小雅楠便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中受到了评剧的艺术感染,在她小小的心灵中,长大后当一名像李红霞奶奶那样的评剧艺术家已成为她远大的志愿。在拜师仪式上,小雅楠恭恭敬敬向师父三叩首后,向师父献上一杯热茶后,敞开她洪亮挚嫩的嗓音,一声“师父”便一头扑向李红霞的怀抱,坐在椅子上的李红霞起身拥抱着年仅八岁的小爱徒。在场的领导、嘉宾以及众多票友、戏迷们用热烈的掌声为她们祝福。此时李红霞思绪万千,她激动地说,自己做为新派艺术传人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下一代传承评剧艺术是自己的史命和责任,她表示愿将自己的艺术毫无保留地向弟子、学生传授。
拜师仪式后,晋州评剧俱乐部的众多票友们纷纷上台演唱精彩唱段和新编评剧小品《拆迁》,他们的演唱和表演非常细腻和认真。尤其是小雅楠的妈妈、姑姑以及晋州俱乐部负责人李进民等一大批票友高水平的演唱令嘉宾们对晋州能有如此高水平的评剧俱乐部赞叹不已。随后前来助演的天津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冯荣玲演唱天津风格的《杜十娘——闻听此言》,她浓郁的大口落子风格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折服了台下的观众。评剧赵(丽蓉)派优秀传人、天津评剧院彩旦艺术家赵如意演唱的《吃元宵》和《杨三姐告状-哭灵》令在场的晋州领导以及票友们喝彩连连。最后的大轴是李红霞师徒和赵如意三人对唱的“报花名”将此次演唱会推向了高潮。(宇扬评剧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