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评剧过生日,我这也算独树一帜了吧。去年,也是生日的次日看了德云评剧社的《三节烈》,今年又是生日的第二天看了中国评剧院的《白蛇传》以为纪念。活到这个岁数,若再乐呵呵地吹蜡烛、吃蛋糕,可就不是乐天派,而是缺心眼了。时光如白驹过隙呀!每思至此,耳畔仿佛都能响起杨宝森先生那苍凉的歌声“一事无成两鬓斑,叹光阴一去不回还呐”……

中国评剧院二团的新版《白蛇传》彻底抛弃了传统评戏,采用的是田汉先生十二场的京剧本子,且形式也基本照搬,唯独把“水斗”的“打出手”改在“盗草”了。整体感觉不好,没能发挥出评剧演唱方面的优势,况且评剧的武戏也根本不能和京剧相提并论,走个样子而已。二位主演的嗓子全不富裕,倒显得演小青的王婧唱得还凑合,当然形象还都挺赏心悦目。结尾的处理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想不明白此处的导演构思。这出戏越看越觉得不像是评剧,往后二团的戏我还真得慎看了~

要不是《闹严府》时就顺便买好了《金水桥》和《白蛇传》的票(主要是为了少和丰台文化馆那位半死不活的售票员接触,窗口服务行业的人竟然这个服务态度,真令人无语),大冷天的,这场戏来不来还真是两可,看来网上的评论也不一定全不正确……

2010即将过去,这一年中,京剧我只看了两场半而已:一场是大年初二中山公园音乐堂的程派演唱会——主要是想再看一眼李世济(估计这就是最后一面,老太太真不成了,我也不想再看怹了,还是在脑海里留着怹当年给我的好印象吧);一场是在中国大戏院看天津京剧院王平等人的《长坂坡.汉津口》——那是因为当晚在同一剧场听京韵大鼓专场才顺便瞧瞧的;半场是春节时西城文化馆票友们演出的“京、评折子戏”专场,开场是《捉放曹》的“行路.宿店”,大轴是《穆桂英挂帅》的“捧印”,中间夹着《花为媒》的“坐楼.花园”——我完全是冲评剧去的。

看了这么多年戏,如今竟对京剧没啥兴趣了!太恐怖了!要说呢,中国京剧院从袁世海先生往下数,北京京剧院从赵燕侠先生往下数,有名有姓的角儿,基本没有我没听过的,对如今的青年才俊不太关注也情有可原。但看了二十年的东西,它真的已渗透到我的血液之中了,完全舍弃是不可能的。每月固定要买的《中国京剧》杂志就是个例子,但这破杂志也忒念嘬了,明年要不干脆让他们杂志社邮购?每月还得多花三块钱挂号费!可老让我妈往和平里跑也不是个事啊,真TM烦!要像《故事会》似的满大街都能买着多好~扯哪去了,今年来不及了,明年开始我要尽量多看京剧,再次努力激发起对它的兴趣!(还有可能么?看吧~)

这一年,评剧我却是没少听:从中国评剧院到天津评剧院;从德云评剧社到建华评剧团、凌空评剧团;以至北京票友们的演出……这绝对要归功于德云评剧社,若没有机会看刘俊亭、徐艳玲她们惊人的《杀子报》等15场骨子老戏,恐怕我至今仍会把评剧的范围固定在中国评剧院那几出看家戏内。用黄老师的话说“德云评剧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评剧艺术”——一语中的!可惜的是剧社没有了,成事不容易,败事可太快了,呼啦啦似大厦倾,一夜之间,德云班主便从大众偶像沦为过街老鼠。消停之后,就剩下老老实实努力干活挣钱,再也无暇顾及评剧这块了。他好办,想过瘾看DV去,反正录了好几十场戏。我们这些人呢,就自己发掘吧:西至门头沟,南至丰台,寒冬酷暑,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去天津也不完全为曲艺了,甚至还有专程去听评剧的时候~一年到头,虽然累点,却也快乐。尤其下半年建了博客之后,把每次看戏的照片和感受记录下来,闲时看看,也真是很有意思。

说到博客,回头翻阅一下博文,发现除了七月时写过几篇归为“过日子”的杂谈外,就全是“看戏”或“听曲”的文章了~其实也好,那些西皮二黄、评戏梆子、京韵梅花、单弦时调早就融入到我的生活之中了,在戏文中吐露心语,才是我“过”的“日子”。

生日当天和前一日,在档案室干了两天纯体力活。郁闷时想想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日常还负责寄书、发宣传材料啥的,我这也就不算什么了,咱就是蹦三蹦也够不上人家那档次呀!体力活下周还会继续,不过我是宁可从事点这种简单劳动,也不愿去处理办公室微妙的人际关系,可又有什么避免办法呢?还是少说话多干活吧!

二姨送了衣服作为生日礼物,好友发来短信祝福,又请父母共进晚餐,戏虽一般、也算应了景——这个生日,我还是比较快乐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