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棋盘山风景区不远,关东影视城27米高的城门就遥遥可见了,赵本山要拍摄的老北市的电视剧据说下个月底将在这里开拍。

老北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既非单纯的商业街,也不是如北京天桥那样的演出地,她就像考古发掘的文化层,集合了多种文化风格。我们将用三周的时间,从相对高雅些的文艺剧场、普通的市民生活以及烟馆妓院等下层文化中完整勾勒出老北市的文化面。

来吧,本报与您一同寻访老北市场的旅程现在开始……

市场是一个写满故事的地方,昔日三教九流杂居出没的“杂巴地儿”,用商埠、戏院、镖局等符号架构出繁华。

后来,北市场在棚户区改造中翻天覆地,当时本报沈阳地理栏目也曾经予以报道。尽管模样变了,但老北市留下的故事却不曾被遗忘,位于沈阳市棋盘山旅游风景区的关东影视城以老北市为核心,重现了很多老沈阳的古建筑,不过尚未对游人开放。本报沈阳地理记者先期来到这里探营,寻访的不仅仅是影视城中一栋栋修旧如旧的建筑,还有被还原的这块“杂巴地儿”带给后人的文化记忆。

与很多不入流的烟馆妓院文化相比,各种大型演出场所在当年鱼龙混杂的北市场文化中地位颇高。这里集中了京剧、评剧、大鼓书、相声、皮影、电影,名流贵族因为要看名角的戏出入这里便成了常事。

于是,我们的探访之行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大观茶园上,因为这里是沈阳评剧的诞生地,这个曲种当年的名字叫“奉天落(音lào)子”。

沈阳评剧诞生地

棋盘山关东影视城中,重建的仿古“大观茶园”为二层建筑,里面还没有完全装修好。与其周围一圈结合着西洋风格或传统中国风格建筑相比,这座小楼着实有些其貌不扬。

不过,就是在这座大观茶园里,沈阳的评剧开始了自己的耕耘。上世纪初,落子在关内被官府认为“有伤大雅”和“伤风败俗”,常被当局禁演,被迫向关外发展。1919年沈阳地区发大水,灾民纷纷从农村、小镇逃往沈阳市内,为了救灾,张作霖把警世戏社接到沈阳义演一个月,落子从此在沈阳名正言顺地演出。

次年,张作霖又把落子戏社接到沈阳为岳母娘王老太唱寿戏,落子便在沈阳扎根落脚,此后从梆子、京戏、民歌、蹦蹦中吸收大量营养,由野台子戏逐渐成为城市剧场演出的大戏。

就在1920年,一个外号高小辫的沈阳戏迷高景山组织何福臣、李东赢等多位股东参与修建了大观茶园,名曰“落子园”。1924年把原木制结构的大棚改造成砖木结构的二层楼,这是当年沈阳最大的专营落子园,能容纳800多观众。

1932年该楼成为三层楼,名曰“大观楼”。1954年这里更名为辽宁评剧场,场团各自独立,归辽宁戏曲研究院领导。1980年楼体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造,定名为辽宁青年剧场。

剧场的三足鼎立

据说当年张作霖在辽阳军阀冯麟阁的地盘赵家庙拉杆子,惹怒了冯麟阁,于是串通俄国军队追杀张作霖。当时张作霖逃至一处落子剧团,在班主的掩护下化妆打扮才平安脱险,自此张作霖对落子产生了感激之情。后来,奉天落子能进帅府演出,多少为这种艺术形式提高了身份和地位。

“修建大观茶园是处在唐山落子向奉天落子、评戏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男旦为主模式开始向女旦为主模式转换,吸引了警世、抚兴戏社、李子祥共和班、南北孙家班等前来演出。”一直从事奉天落子保护和挖掘工作的温志告诉记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