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评剧团前身是“天津市勇风剧社”,1956年5月划归青县,并正式改名为“青县评剧团”。主要演员杨景雯(花迎春)、花明仙、筱淑云等。
1958年后招收了四批学员20余名,排练剧目20多个,有《野火春风斗古城》、《朝阳沟》、《夺印》等,曾到全国大中城市和乡村进行演出。
1960年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在北戴河海滨点戏,青县评剧团演出了《打面缸》、《穆桂英挂帅》、《孔雀东南飞》,陈毅称赞道“小小县剧团能演出如此水平,不简单!不简单!”
1976年主要演员王凤岐、王林静、李宝忠。
1980年至1983年主要演员小花迎春(范润花)、王林静、筱君妹等。
1984年,青县评剧团进行体制改革,改建青县戏校,共招收56名学员,聘请著名演员、艺术家马泰、花月仙、新艳琴、邢韶英、杨殿荣等来校施教。戏校学制3年,拍戏12出。
1988年10月改名“青县评剧团”,演员52名,排练传统和现代剧目50多个,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广播台、沧州地区电台、报社采访报。
由于水路交通便利,自古名演员,名剧团时常往来青县演出,这极大的促进了青县戏剧事业的发展。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青县叩庄建立了哈哈腔戏班(现已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49年建国后,青县有73个村成立了剧团。如后吴召,大盘古,小许庄等。到1958年,辛集,马厂等公社成立了社办剧团。1976年后,传统剧目开放,在青县347个行政村中就有86个各种剧团活跃在城乡。青县的戏剧事业空前的繁荣。
青县的专业剧团只有评剧团一个,它三起三落。初建于1956年,解散与1969年;1972年建立青县文工团,1978年该名青县评剧团,1984年解散;1984年8月成立青县戏剧学校,1987年,在青县戏校的基础上再建青县评剧团.1993年解体至今。
评剧的发展要靠国家的大力宣传和政策的扶持,也要要靠戏迷的热爱和支持,只有千里马没有伯乐是不行的,还要发展更多的伯乐.也要追星族的.多多益善.我由衷的希望评剧多出一些新剧,创立一些新的唱腔.培养一些新的演员.戏迷也多支持一下鼓励一下.中国的戏曲是好的,评剧也是经典的.我们应该发扬广大,把戏曲事业继承下来.戏迷是观众也是戏曲流传和发扬的星星之火,传统的东西是好的,是难得的.我们不要丢失这些财富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