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推出中评《拜月记》迈出了恢复传统、创新传统的第一步。中评的路子走对了。看了全剧,对演员的表演很满意,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刘慧欣,王丽京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好水平,入戏了,能感染人了.希望中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出最优秀的剧目来,为评剧(戏曲)的复兴做出贡献。
老者的观点很对,评剧不能走歌剧、话剧之路,可是这些年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了,要改变还得假以时日。但愿能改变,不必恢复到解放前,只要恢复到解放初就行了。
赞同,没有文革前那一段的创新剧目,评剧基本上属于二人转一类的草台班艺术,评剧真正登上大舞台还是58年以后,66年之前。我说的解放初就只这段时间。戏曲唱腔的继承是最重要的,不是不赞成创新,是你有没有那个能力,一个演员或作曲没有深厚的传统声腔基础,根本就不能谈创新,只能按照师傅的流派去唱,能创新的,是一些流派传人有了深厚的积淀,可以得心应手的运用本剧种的声腔体系,根据剧情需要和唱词内容,自然地演绎出符合剧种流派风格的新腔,这样的演员现在是没有的,因此茅威涛勉强了点,其他人我也没看到具备条件的。我赞成这样的观点,经典剧目的唱腔不能改,尤其是文革前经典剧目,更不能改。如果是新剧目,那就看你的才华和实力了。我现在没有看到具备这样条件的演员,但有些作曲家还是具备这样条件的,因为他们深入的研究了评剧的音乐体系。
不重视剧本创作的是当前的一大弊端,不重视声腔的创作同样是一大弊端,要发展必须从重视这两方面开始。
中评的平淡是历史造成的,中评今后应该扩大视野,引进人才,丰富流派,不能再-------------------
所谓的“大评剧”观念,首先应该在创新上体现出来。实施起来很难,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改变。
我觉得评剧尚无正史可言,所谓百年历史只是评剧人的回忆录,不能证明他的腔调演变过程,评剧的腔调绝非百年,至少有四五百年了,甚至更长。
有时候我就想,不光是评剧人不团结,戏曲界也缺少凝聚力,都自以为自己是独立发展而来的,这才是很不科学的。京剧说二百年了,评剧、越剧说一百年了,二人转说三百年了。我看都是狭隘的剧种观念,中华戏曲是一个整体,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要发展戏曲艺术,应该研究它的全貌,一个剧种的兴衰,微不足道。
评剧的历史?解放前40年,解放后60年。
解放前40年,戏班子到处演出,声腔音乐都是民间的小调各类鼓曲,随意性很强,没有曲谱,演员天天不停地演唱,日久天长练出了一个好嗓子,评剧的味道也就有了。解放前评剧登不了大舞台,因此更谈不上创新,口传身受,也积淀下了一些好东西。“八大出”是所说骨子老戏,听一听就知道,解放前的评剧声韵就是水深火热,雷同哭丧,简单得很。
解放后的60年,得去掉文革后45年,这些年评剧基本上是养人不养戏,艺术创新有,但脱离群众,脱离传统,也没什研究的。只有解放初的15年,评剧得到大发展,评剧的声腔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评剧才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这段历史还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这一时期的评剧,现代戏起了很大的推广作用,但其音乐如同歌剧,也不值得研究。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的传统戏移植剧目,由诸梆子腔和京剧移植而来,评剧的声韵得以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祖国的音乐事业发展了,一方面一些评剧艺术家已经进入了得心应手超脱自我的艺术境界,其间可以说流派纷呈,空前绝后,评剧的流派声韵体系才得以实现,并有传承的价值。
建议应看一看中国戏曲史,那是国家级的历史文献。评剧根本就没有修过史,所谓评剧史只不过是一些评剧人的回忆录,地方局限性很强。本不该说这些话,老者先生一直强调评剧史,我觉得评剧没有修史。
评剧史不应该谁想修就可修的,评剧音乐史历史相当悠久,绝非百年。
看法却实存异。
评剧的音乐形成于莲花落我始终不相信,燕赵自古多悲歌,民间音乐丰富得很,到华北各州府县去调查一下会大吃一惊,会感叹,原来评剧腔调早在四五百年前就有记载了。只是没被认可。评剧过去没有历史,现在仍然没有,将来看发展,评剧的历史和京剧的历史一样,都被近代文化一叶障目,都需要重新认识。老者先生评剧史了解的很深,但不要老是以“科学”来否定别人,也应该辩证的思考一下,书本上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说一个例子吧,吉林省的吉剧,黑龙江的龙江剧都是新剧种,研究一下这个剧种是谁创造的。这个剧种的音乐史又有多长,就会知道评剧的来龙去脉了。闭着眼睛想一想,会想出一个很伟大的现象来,戏曲的音乐是可以不断创新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