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评剧演员离开舞台、众多评剧团陆续解散的时候,唐山市丰润评剧团走过坎坷,走出了名堂。作为丰润评剧团的演员,20多年来,董玉梅和评剧团一起经历风雨、见到彩虹。如今,她踌躇满志,要在评剧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9月17日,记者见到了这位40多岁的评剧演员。从外表看来,董玉梅和普通的中年妇女别无二致,红色的脸膛,微胖的身材,笑起来很爽朗,毫不做作。闲聊时很快发觉,董玉梅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幽默细胞,随便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能逗得人哈哈大笑。但当记者问起她的经历时,她却摇着手说,“让我说这个,还不如让我唱两句呢”,接着就真的唱了起来。

下乡唱戏大受欢迎

董玉梅是唐山市丰南人,尽管16岁才正式进入剧团,但她凭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很快就唱出了名堂。“那时候评剧非常受老百姓欢迎,我们主要是进农村演出,一下去就是个把月。演员们分住在老乡家里,条件虽苦但却很充实。”

在那个年代,老百姓对评剧的热爱超乎现在年轻人的想像。评剧团每到一处,就在空地上用布围出一个大大的“戏院”。尽管那时生活不富裕,但自愿买票看戏的人总是把“戏院”挤得水泄不通,“中途想上厕所都挤不出去”。

采访中,记者说出了唐山市滦县一个小村庄的名字,董玉梅居然很准确地说出了它的位置。“不光是这个村,唐山各县的村庄我们都熟,快成‘活地图’啦!因为村民们都喜欢评剧,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去这些村子。”

评剧市场遭遇“寒流”

记者手记

1984年,国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地方政府对文化团体的财政拨款逐年递减。“那时候,丰润政府给评剧团的财政拨款是每年3.5万元,虽然拨款减少了,但维持评剧团的运转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那时候没为生计发过愁。”

但是,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现代歌舞蹈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评剧的处境越发艰难起来。

面对“市场”二字,吃惯公家饭的众多评剧团都有些不知所措,滦县、乐亭、唐海等地的县评剧团都相继解散了。面对困境,丰润评剧团却坚持了下来,和它“并肩作战”的,只有玉田、迁安、滦南的几个团。

剧团遭“釜底抽薪”

上世纪90年代,财政拨款已经不能维持评剧团的正常运转,“那时候,我们剧团就走了二三十个人,全是青壮年,剧团就像釜底抽薪,一下没了生气。可没办法,老是发不下工资来,大家还要吃饭哪”。董玉梅说,走的这些人其实都舍不得评剧这个舞台,所以等到剧团慢慢“回暖”后,好多人又回来了。

董玉梅没有走,因为她对评剧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1996年之前,作为老演员,她一直和留守者们苦苦支撑着剧团。儿子生病住院,她晚上陪床,白天唱戏。母亲得了癌症,她要照顾母亲,还不能耽误了工作。一次演出时,她突然倒在台上,人事不省。“可能是因为太累了,但没办法,因为没有人可以替换。”

然而,几年内剧团的境况并没有什么改变,团里不仅没有盈利,外债的数字还在不断加大。

“思路”改变剧团命运

“如果没有高团长,丰润评剧团不会发展到今天”。董玉梅提到的高团长叫高东文,1996年担任丰润评剧团团长。

自1996年春节起,丰润评剧团开始大刀阔斧地开拓评剧市场。高东文团长说,“原来我们唱啥观众听啥,后来我们开始分析观众的口味,在演评剧的基础上增加了歌舞。1997年,我们还探索出了流动舞台,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出。不像以前,搭个戏台就得用4个小时。”

1997年香港回归,各类文艺演出纷纷出台,评剧团的小舞台更是火了又火。“我们去村里演出,走在路上都会被人截住,要求到他们那里去演。”董玉梅说。

1999年,丰润评剧团出演780场,同行听到这个数字时都表示怀疑,认为他们“虚报产量”。尽管780场演出是事实,但收入却和场次不成比例。“那时候一年的收入大约是60多万,平均一场是七八百块钱,根本改变不了评剧团的现状。”没有大戏、没有“拳头产品”,基层评剧团将永远在困境中挣扎。

2002年,丰润评剧团开始运作大戏《曹雪芹》。

董玉梅回忆说,“当时团里没钱,但为了请一流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周团长瞒着妻子把家里的钱全支出来了。”尽管已经下定决心背水一战,但大家心里还是没底。

最终,丰润评剧团赢了。《曹雪芹》一剧荣获第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一等奖,又获第六届河北省戏剧节多项大奖和河北省第十届“文艺振兴奖”,还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当时有4个一等奖,那3个是唐山市评剧团、沈阳评剧团和天津评剧团,只有丰润评剧团是县团。”

红楼系列剧引起轰动

刘姥姥是《曹雪芹》剧中的一个小人物,但专家和评剧团的领导都认为:这个人物身上有“戏”。

于是,《刘姥姥》一剧应运而生,而董玉梅也成了演刘姥姥的不二人选。

在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刘姥姥》因其诙谐幽默、乡土气息浓厚而“火得不得了”。不仅再得大奖,在各地演出时也场场爆满,还在北京刮起了一股“评剧风”。董玉梅本人更是大奖频获,家喻户晓。“《刘姥姥》把我们的戏价也带了起来,2005年,我们的演出收入已经达到了100万元。”高团长得意地说。

趁热打铁,2006年,红楼系列剧第三部评剧《贾母》在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再次获奖。“三连冠”不仅让董玉梅唱出了名堂,更让丰润评剧团打出了名头。2006年春节期间,剧团的戏价已经到了每场8000元。

身兼副团长的董玉梅说,“红楼系列我们还将继续创作,有了品牌大戏,别说本地市场,就算是全国、国际市场我们也敢闯。剧团回暖后,不仅原来的老人儿回来了,新人也陆续起来了。政府也更加重视剧团的发展,每年的拨款也在不断增加。我相信,只要思路对、政府支持,再加上老百姓的喜爱,评剧就能够走出低谷。我对评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记者手记

因为人手有限,评剧团的领导都是演员兼任。平时一有演出,挑大梁的大多还是董玉梅。采访当晚,董玉梅演的是彩旦。记者要求到现场给她拍照片,她马上喊了起来,“哎呀快别照那个,那个扮相儿太砢碜啦”。

然而,经不住记者的“游说”,她最终还是答应了拍照。

在后台,她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拿笔迅速在脸上涂抹着。先是画上两块杏般大小的红脸蛋儿,再画上黑色的三角眼,鼻子下点上一颗大黑痣,最后把朝天辫一梳,喜剧效果马上出来了。记者请她站到一个正在化妆的小伙儿身边合个影,她走过去,还不忘先用屁股“拱”一下小伙子,逗得周围人大笑起来。

因为戏服太厚,化完妆的董玉梅摇着大扇子走到剧场之外透气,戏台下的观众看见她后都忍不住地笑,而她就像邻家大嫂一样和村民们闲聊着,高兴时仍毫无顾遮拦地“哈哈”大笑。其实在她看来,唱戏和拉家常没什么区别,都是她生活中最平常的内容。而对现在的日子,她觉得挺有“奔头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