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元月8日是著名评剧艺术家张淑桂72寿诞之日,和年过古稀的张淑桂老师相比,我这个63岁的人自感惭愧,因为张淑桂根本不象古稀老人,看起来比我显得年青的多。
张淑桂身穿一套鲜艳的服装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到了现场后才知道是她的寿诞之日,在之前张淑桂只是说邀请朋友们小聚的。大家不约而同地畅谈起来她从艺60多载的艺术生涯,评剧艺术家、自幼生长在白派家族的著名艺术家小玉霜风趣地说:“我妹妹张淑桂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台上‘咬人’,她演的每一个角色都非常有光彩、印象深刻。”大家在畅谈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设立张淑桂艺术联谊会的想法。全天我在宇扬主页留言中看到了网友们对“张派艺术”是否成立的一些观点,在此谈些个人想法与大家共勉。
张淑桂评剧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高亢、激昂、奔放、跳跃、舒展、传情,在板头、气口、润腔及嘴皮子功夫上颇见功力,让我们翻开她的艺术纪历:张淑桂8岁登台唱评剧,与她同台演出的有喜彩莲、新凤霞、李忆兰、花月仙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老艺术家,她是花月仙的得意门生,又与西路评剧老艺人张秀峰学艺,在当时评剧辉煌、名家荟萃、流派纷呈的艺术氛围中,她尽情在吸吮着多方营养,各取所需,她将前辈艺术家的精华吸收进来,将传统评剧与西路评剧巧妙融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在张淑桂的演唱中,观众找不到她宗哪派,但过瘾、痛快,有如在饮一杯陈年美酒一样沁人心田。有关专家称张淑桂“有宗无派”,个人以为尽管张淑桂“有宗无派”也好,“无宗无派”也好,只要有独具一格的特色且观众认可,就具备了创立流派的重要条件。
张淑桂从青年到中年直到花甲、古稀之年,均有自己的系列代表剧目、经典唱段,她在《夺印—见口袋》《向阳商店—夸手、一杯糖水》西路评剧《花亭会—高文举稳坐书房中》等经典唱段时隔数十年依然被业内外人士喜爱和传唱。2011年,在宇扬版《王少安赶船》中出演彩旦行当的二表嫂非常有光彩,她在剧中的三段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为一个评剧戏迷、爱好者只是一个个体,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是非常正常的事,但一个演员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产生了自己一定的观众群,便奠定了流派的最基本的基础。
至于张淑桂的评剧艺术是否成其为张派,我认为不是个人说了算,也并非权威人士认可,而是多年来观众认可的结果,综上所述评剧张(淑桂)艺术流派的形成已是不争的现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