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第二大剧种——评剧的110周岁生日。当天,在评剧的诞生地河北省唐山市,举办了“评剧从这里走来”系列纪念活动,数百名来自京津冀的戏曲学者和评剧票友赶来为评剧“祝寿”。
历经百年传承,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剧艺术已根深叶茂,并在新时代绽放出新风采。
1、从冀东走向全国,散发泥土香
110年前,莲花落在冀东一带农村非常流行。莲花落唱词浅显易懂,表现家长里短,宣扬惩恶扬善,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说唱艺术备受欢迎。
在河北唐山滦南县的一个小村庄,一位名叫成兆才的年轻人学习莲花落如痴如醉。其间,他深感节目单调,便对剧本、唱腔进行创新,改编了《马寡妇开店》《刘伶醉酒》等剧目,使之以新的姿态呈现于冀东农村,演出五天五夜,台前万头攒动。1909年农历三月初三,位于唐山闹市区小山的永盛茶园开业,邀请成兆才的“京东庆春平腔梆子班”常驻演出,深受观众喜爱,“评剧”这个新兴剧种由此在唐山诞生。
此后,成兆才潜心创作,只要听到哪里有新鲜事就要跑去问清来龙去脉,改编成评剧作品。1919年,取材于他家乡河北省滦南县的评剧第一传世之作《杨三姐告状》面世。该剧反映的是以弱博强的底层小人物的不屈与抗争,一经面世便在观众中引起轰动,至今久唱不衰。
“评剧为什么能火起来?就是因为接地气,唱的是老百姓的事,贴近时代,反映心声。”今年已88岁高龄的唐山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韩溪说。韩溪研究评剧多年,在他看来,开滦工人作为铁杆观众对评剧的发展功不可没。
在不断推出新作品的同时,评剧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永盛茶园一炮打响后,成兆才与二合、庆顺、义顺等9个班社入天津演出,同样好评如潮。随着唐山演员的演出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了各地评剧兴起的热潮。1930年前后,评剧广布于全国,尤其在北京、天津和东北曾轰动一时。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达到了鼎盛,各大新兴流派相继涌现,全国各地区几乎都有评剧团。据来自北京的评剧艺术家谷文月回忆:“我1965年毕业于北京戏校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放评剧经典唱段,走在街头巷尾,几乎人人都会哼唱两句。在我们那一辈人中,年轻时能被选中当评剧演员是一件很令人羡慕的事情。”
起源于农村,形成发展于城市。评剧从简单的地方说唱艺术发展为中国第二大剧种,成为戏曲百花园中一朵散发着冀东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
2、谱写着时代的乐章,老树发新芽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评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和全国其他地方戏曲一样,评剧正处在努力摆脱持续低迷的困境时期。观众在不断流失,从业人员待遇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陆续离岗求生存。
“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文化快餐频现,群众随处都可以参与娱乐生活。而评剧却是节奏缓慢的,是走进剧场才能欣赏的,相比而言,观众流失也在情理之中。”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冬对评剧格外关注,她说,尽管如此,评剧艺术的生命力依然顽强,数以千计的评剧艺术家们仍在坚守。截至目前,全国至少还有50个专业评剧团,仍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市演出。仅在评剧诞生地唐山,除唐山市评剧团外,就有丰润区评剧团、迁安市评剧艺术团、滦南成兆才评剧团等多个专业剧团常年演出在基层,送戏到乡村。
为繁荣民族文化,振兴评剧发展,唐山自2000年起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如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演出剧目191台,共343场。通过艺术节,哺育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使低迷许久的评剧艺术闪烁着点点“星光”。“我就是踏着评剧艺术节的台阶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国家一级演员罗慧琴至今难忘第四届评剧节,那一年她和另一位唐山青年演员张俊玲作为两位主演,凭借代表作《香妃与乾隆》获得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历届评剧节中,还有很多凭着创排的优秀剧目、新培养的人才而唱火的团队,因此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百年老树发新芽。在中国评剧节的带动促进下,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评剧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在京津冀尤其是在评剧发源地唐山,广泛开展了送戏进社区、进厂矿、进企业、进校园、进集镇、进乡村活动,在每年近万场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几十场的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大型演出活动中,评剧都是主打项目。在很多中小学校,评剧艺术家走进课堂,让学生们认知、了解评剧艺术。在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永盛茶园等地方,顾客在品味“舌尖上的唐山”时,还能在现场欣赏评剧。
“政策扶持很重要,观众的支持更重要。”在韩溪看来,要使评剧这株老树新芽繁茂,就必须培养观众,而培养观众必须要从娃娃抓起。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唐山成立了“冀东文艺三枝花”传承基地,由罗慧琴任名誉校长,并携亲传弟子亲自授课。在她们的努力下,学员们多次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舞台,评剧集体节目《刘巧儿》荣获第2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最佳编排奖,6周岁的冯煊雅演唱的经典评剧《花为媒》“报花名”获得第2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3、沐浴着发展的东风,百年传薪火
“评剧艺术目前虽然呈现复兴趋势,但同她逐渐陷入低迷的经历一样,要复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当前,评剧的传承与发展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复兴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来自唐山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俊玲的担忧,与几乎所有的评剧业界人士不谋而合。
2016年,夏冬曾以“京津冀评剧资源整合及戏曲文化生态建设”为题展开深入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评剧班多年不再招生,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由于待遇等问题,现有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断档现象堪忧。比这现象更可怕的,是评剧创作人才奇缺,特别是舞台经验丰富、文学水平较高的优秀编剧匮乏,这将直接影响今后原创剧目的质量。夏冬建议打破京津冀界线,建立统一的创作人才库,并与艺术类高校合作,加强评剧创作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京津冀演职员人才流动共享机制,构建三地联动的演出市场,使评剧艺术在不断交流中绽放新的魅力。
评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难,各方的努力从未松懈。
唐山摄影家成贵民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曾孙,多年来,他专注于拍摄以评剧为题材的作品,以特有的方式为发展传播评剧艺术鼓与呼,向世界展示唐山这张最具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他拍摄的评剧作品曾分别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沈阳世界报道摄影节,并在国家级摄影大赛中获奖。韩溪不顾年事已高,近年来先后参加了在中国评剧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当代评剧艺术继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评剧音乐创作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大力弘扬评剧艺术。
从事戏剧创作20年的唐山籍编剧侯建江近年来潜心研究,探索如何结合时代创新作品,从而把年轻人“拉进”剧场。他已不止一次拒绝外来诱惑,“国家都在为弘扬评剧艺术不断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我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评剧人,要用坚守告诉世人评剧的强大魅力。而且,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家乡的文化发扬光大。”这席强音发自侯建江,发自罗慧琴、张俊玲和更多的唐山籍评剧从业人士,令人感受到了评剧艺术发扬光大的希望。
近日,还有一大喜讯自唐山传来:经积极争取,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在该市落户。项目面向全国招生22名,免费培训90天,今年5月6日即将开班。在训期间,有幸入选的学员将得到谷文月、罗慧琴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家一级导演郭学文等著名艺术家的真传。
盛世梨园频传添丁喜讯,百年艺术薪火代代相传。“今日评剧人所做的创新与探索,正推动着评剧走向下一个百年。”韩溪对将来满怀希望。(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通讯员/李艳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