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一再推荐下,今天晚上在金五星大剧院欣赏了中国评剧院张秀云领衔主演的评剧《半把剪刀》。看完后,心情很平静,想写一些东西,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入手,着时费了一番脑筋。
中国评剧院这出戏是根据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的版本改编而成,而花淑兰又是从甬剧《半把剪刀》移植过来的,而后又被黄梅戏、淮剧和越剧所移植改编。经过花淑兰老师的再创造,评剧《半把剪刀》已经成为了花派代表剧目,经典场次有“寻子”、“法场”等,“寻子”的一大段唱中的“哎呦我那难见面的儿啊”这句词运用到了评剧十三咳这个传统曲调,保留了传统评剧的精华。花淑兰老师的弟子冯玉萍、曾昭娟、吴丹阳和郑桂芳擅演此剧。
张秀云演出此剧,现场效果非常好,掌声不断。散戏的时候,我听到了不少的夸赞声。张秀云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入戏非常快,声音甜美,唱腔高亢。张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花老师的唱法进行,而是在花老师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老师的东西。表面听起来是花腔,往往到尾音的时候,又有新派的味道。既有花派的高亢,又有新派的甜美。也许在她的血液里,这两种东西已经不能完全分开了,完全融合了。
一出戏究竟怎么样,这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标准不同,结果自然不同。看张老师的戏,也许单独用花派的框框或单独用新派的框框来衡量她会存在偏颇,也许其他花派弟子看到她的这出戏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也许新派戏迷看到她唱的非花非新的戏对其不屑一顾,而我要说的是,看得出她是在用心演戏,用心在刻画人物,一直在戏里面,一直在陈金娥坎坷的生命里,直到谢幕的时候,我发现在她的眼里还存有晶莹的泪花,我想对艺术如此执着的人,值得我们去尊敬。真心希望张秀云老师能够塑造更多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
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博文吧!这出《半把剪刀》,他看了很多遍了,但是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去看,他曾对我说:“这是中评近几年来排演的为数不多的一出好戏。”
戏迷的评论:
评韵您好
所以说通过中国评剧院一团的这些演员你可以看出,有一句话叫做"天自有公道," 可以说宋丽 孙路阳 张秀云 刘慧欣 韩剑光 王丽京 王平 马惠民 齐建波 恒红这些演员从自身的气质和艺术修养上却时是同们同龄从事评剧事业人当中的狡狡者, 确实有与众不同 非同凡响之处,他们能很好的继承老师的演唱传统,又能结合自身的条件,找到时代的切入点,唱响新时代评剧之音,在评剧如此势微的今天从很程度上推进了评剧的发展。
包括唐山市评剧团的张俊玲和罗慧琴 石家庄评剧青年团的刘秀荣
还有一直在沈阳评剧院的冯玉萍
有些好的演员为什么可以来到北京 而有一些演员一直没有离开过他成长的团 还有来自县评剧团的还演员唱到了北京,成了角,更有县评剧团出身的演员得了二度梅。
我想这里面绝对不是光有关系,就可以这样的,中国有句俗话说" 癞蛤蟆扶不上墙”
我就直说吧,像刘秀荣好像是一个有议的演员,但是她的现场演出是绝对的震悍人心,听她的唱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剧场里的观众一边看一边说好听一边点头,令一个县剧团的演员来到了中国评剧院,恢复了久违评剧舞台的<<张羽煮海>> 刘慧欣被"老天"定位到了北京,刘秀荣被定位到"石家庄青年评剧"
包括冯玉萍 宋丽等的定位,你会发现老天真的很会按排,按排的如此这完美!
听评剧看评剧可以使我们知道人事间的很多事儿,包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有道德操守等。
再一个就是总有人说现在社会怎么怎么不公平,到处都是关系,承然这样的是存在,但是我们看看老天爷安排的这些评剧角儿们,不是很公平吗,所以我们要从大处着手,从大处看,就是社会在不公平,只要我们的自己的心公平就行,老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包括电视里演的国民党怎么怎么不好,共产党如何如何,其实解放初起,管理国家的大人物说话算的还是国民党中的一些官员,看看<<开国大典>><< 建国大业>>就很明白了。
也就是说要是有真本事儿,不管别人怎么说,到什么时候也差不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