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发迹于草根,后来成为政府宣传工具的评剧火得一塌糊涂,被周总理封为第二大剧种更让评剧红光满面。现在评剧不行了,有点被抛弃了,尽管政府也对评剧有不少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宣传力度上大大降低。很多国内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从大众媒体中根本从未听说过评剧。他们生下来的接触的都是靠跑调、艳照、出位能走红的文化。根本没听过评剧,又从何谈起喜欢呢?他们对评剧有误解,以为评剧就是像京剧、昆曲那样的高雅艺术,其实它是很通俗和平民化的。虽然评剧落伍了,但是想当年全国人民就是拿这个当流行歌曲来听来唱的。《花为媒》、《刘巧儿》等精彩唱段传遍大街小巷,小到贩夫走卒,大到官商文人,嘴里都哼着评剧。评剧也难怪今天不行,这跟历史原因有关外,就是评剧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谁要是说评剧听不懂听不清而拒绝接受她我坚决不同意,周杰伦几乎每首歌都吐字不准、含混不清,但是周杰伦的歌却满大街都在传唱。我估计如果没有人知道周杰伦之前,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你会喜欢这种歌曲。所以不仅仅是听清听不清的关系,但事实上评剧是听起来很好听懂,以普通话语音体系为基础,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从这点来讲,它有利于普及、传播。唱腔上更是易学,唱起来朗朗上口。就连唱歌都能跑调的曾轶可都能红遍大江南北,以艳照和出位被人熟知的兽兽、凤姐等,这只能说明当今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发生错位。如果不加以引导,真的后果很严重。如果说不喜欢评剧可以理解,毕竟评剧很难突破自己,但是如果大多数都被曾轶可、兽兽、凤姐所吸引这不能不说明社会有问题。

评剧是说唱艺术,多呈半说半唱的艺术特色,演唱似说似唱,而现在流行歌曲也不正流行说唱的RAP吗?当下时尚男女满口都是说唱形式的RAP,他们将外国流传进来的说唱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我们中国就有自己的说唱艺术。记得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要求新潮式的表演,动作要有爆发力,因此评剧唱词也改成了RAP(说唱)。虽然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然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改造仍然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虽然这样说,但是赵丽蓉评剧的这几句唱也算是比较时尚的,节奏不是很慢。小品《打工奇遇》里一段报菜名的唱,其实这段唱是评剧《马寡妇开店》中马寡妇做菜时唱的一段,“我做的是爆肚炒肉溜鱼片,醋溜腰子炸排骨”,赵丽蓉巧妙地移植过来,非常好听,也很受欢迎。因此,评剧不是没有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元素,而是没有年轻人了解到评剧。

评剧当初为什么能流行起来,就是因为它结合当时流行元素,包容性强,吸收了京剧部分程式化,吸收刚刚兴起的话剧(文明戏)的道白,借鉴曲艺等,它才火了起来。

评剧以《花为媒》、《杨三姐告状》而闻名全国乃至港澳台,就因为他好听,还因为他平民化、通俗化。评剧比起其他剧种来没有太多程式化的东西,因而更具有现场性、即兴性、时效性的优势。现在年轻人一说起不喜欢戏曲来,大多都表示戏曲太程式化,咿咿呀呀、节奏太慢,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人么不了解评剧的原因。从古至今,一谈到戏曲就会用咿咿呀呀来形容,咿咿呀呀的不是其他更不是评剧,而可能就是昆曲造成的。

由于评剧自身的语言优势,评剧分布地区非常广泛,群众基础雄厚。尽管如此,评剧已经表现出式微的迹象。曾经的第二大剧种已经远远落后于越剧,从央视《空中剧院》播出频率就能看出。地方戏谁也比不了,一年《空中剧院》不知道要播多少次越剧。

评剧最让人瞧不起的是许多领导自以为很了不起,不要总觉的评剧它曾是个大剧种,放不下架子,时代变了,没有了做为政府宣传工具的需要,想自身生存下去,就要顺应时代,还是《花为媒》、《刘巧儿》,没别的,不是说不好,毕竟是留下的经典。艺术来源于生活,还演当年的哪个年轻人会有切身体会,会产生共鸣?就算人艺也不能只演《茶馆》,评剧节奏明快,比京剧更容易转型,不破不立,还要培养自己的观众群,去小学免费演出等等,为什么不能排评剧的灰太狼和喜洋洋?

有人建议说,也可以和旅游部门联合,包括和广告业等,推出一系列以评剧曲调为主的公益广告,投放到地铁和楼宇,然后再和旅游景点合作,开几个舞台,免费听,也能培训新人,和电视台搞个选秀,排一些儿童剧送到学校,不过这些的基础是要在传统的东西里加上时代元素,比如与网络相结合,只要想办法总是可以的。毕竟是曲调和唱词都朗朗上口,如果打破旧观念,也能和流行歌曲一样被人传唱,才会有机遇,当初之所以能成为政府的宣传工具,也是因为其比京剧要简单的多,大众更容易接受,这是长处,要想生存下去,不变是不行的,守旧更是不行,黑人的传统音乐一变,就成了RAP。现在是商业社会,没有经济头脑是不行的,光靠政府补贴更是不行的。

评剧发展到今天,也试图和时代同步,然而还没有来得及改革或刚刚有所创新,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多少比较保守的戏迷不接受创新,他们还希望看到当年的一桌两椅的舞台。

评剧发展自然会有人接受不了,评剧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即使喜彩莲、新凤霞今天活着,他们所唱的评剧也不可能犹如当年的老腔老调。有人说现在的评剧不伦不类,尽管不愿意看,可是她们在评剧舞台上孜孜以求,至少她们在排戏、演戏,你说不像评剧,那评剧是什么?我觉得评剧的一大特点就是吸收能力强,包容性强。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就不能忍受了呢?想当年喜彩莲将影调吸收到评剧,想当年新凤霞独创新派也遭到许多波折,她们的一些东西有时候也不像评剧,但是最后她们成功了,她们的经典唱段流传到今天。

但是评剧吸收不是照搬,评剧不要过多往京剧、昆曲上靠,论雅评剧永远比不了京剧、昆曲。论俗它又比二人转更绿色。所以今天的评剧还要结合时代特点,不要被口水淹没,只要多扑腾几下,相信会有所收获的。

所以,今天的评剧也一定不会是没落的,她应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她也应该是流行的。评剧为什么叫评剧,她应该是在戏之内戏之外。既是戏,又一定不同于其他的戏,他要站在局外,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才可能去评戏。

另外,评剧的平民化也不要让我们误以为就是三农戏,在5、60年代甚至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是全国的主题,所以评剧多以三农题材为主。不要以为评剧就一定是三农戏。时代发展了,农民进城了,城市壮大了,城市主题也进入了大众媒体的关注视野。诸如蜗居话题等等。虽然现在三农也一样是领导高度关注的对象,但是现在城市话题更是敏感,更是有矛盾,那么以此为题材的戏才更有戏剧冲突,这样就更有看点,更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如果是这样,评剧着眼点对了,我不信不火。如果评剧总是以主旋律为主,那么评剧真的很悲哀。当年《杨三姐告状》有多少是针砭时弊的?这样人才爱看。有争议、敏感的话题人们才感兴趣。现在虽然社会和谐了,可也总是话题不断。当然,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事,不能反党反人民。现在评剧的触角也应该伸向大城市的痛处,城市平民的话题更多。

如果评剧天天被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不久的将来只有被人纪念和瞻仰的份,而不可能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线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