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吧中有人对有的评剧唱腔有评剧味,有的新剧目评剧味淡产生疑惑,这里谈一谈我对评剧唱腔和演唱韵味变化的历史和由来的了解和认识,供大家参考。
所谓“评剧味”就唱腔和演唱来说主要反映在评剧的剧种音韵和典型曲调两个方面,由于我国汉族音乐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依字行腔、以文化乐),典型曲调与剧种音韵是不可分离的,即评剧的唱腔与它所运用的语音是密切相关的。评剧由冀东莲花落拆出戏发展而来,最初运用的是冀东一带语音,1910年代初,庆春班把平腔梆子戏带到天津,月明珠调红遍津门,落子馆大批女唱手拜师冀东莲花落艺人学唱月明珠调,由此评剧女伶从天津诞生,并逐渐形成规模。她们不但把自己在落子馆中经常演唱的莲花落、时调小曲、皮黄、梆子、京韵大鼓、牌子曲等曲调运用到唱腔中,同时也把天津话和北京话(带有天津味的北京话)带入演唱中。这样,评剧的唱腔在女伶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中形成了以冀东、天津、北京三种语音混合运用的剧种音韵,和在这样的语言音韵之下发展起来的评剧旦腔。评剧剧种音韵和唱腔音乐的成熟、稳定大约在1930年代中期。评剧最为著名的李、刘、白、爱四大流派此时间最为兴盛(严格地讲,李金顺是评剧女伶唱腔的始创者,她成名较早虽然受到观众广泛的喜爱,但是她创造的评剧旦腔当时在形式上尚未达到最后的稳定)。可以说评剧艺术的鼎盛时期就在1930年代中期。1950年代后,由于胡沙先生对评剧音韵的错误认识和误导(他认为白玉霜1936年到上海演出时将评剧语音改为了北京话,这是没有根据的。从现存大量白玉霜1930年代的唱片中可以清楚地听到冀东、天津、北京语音的存在),致使以中国评剧院为首的评剧院团把评剧剧种音韵改为了北京话或普通话,在单纯运用北京话或普通话编创唱腔时就必然改变了评剧唱腔的韵味,使新的唱腔中传统评剧唱腔那种浓郁的韵味变得淡薄了。由于中国评剧院1950年代后在评剧界广泛的影响,各地评剧院团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当代评剧唱腔和演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传统韵味和风采,有些甚至趋于歌剧化。这就是当代评剧唱腔和演唱韵味越来越淡薄的由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