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中国北方电影集团、天津滨海国际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评剧电影《韩玉娘》,正在北京怀柔电影基地紧锣密鼓地拍摄。该片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坦言,戏曲是电影的老师,电影人要敬畏戏曲、学习戏曲,他呼吁中国电影人应该把更多的镜头聚焦到戏曲艺术上。
评剧《韩玉娘》是李瑞环同志根据梅兰芳演出的京剧《生死恨》重新编写的一出古装剧,塑造了一个既有爱国情怀又重情重义的古代妇女韩玉娘的艺术形象。2012年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由团长王冠丽领衔,排演此剧,一经上演广受好评。在影片拍摄当中,李导演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您的代表作中,有很多重要题材的历史片,比如《开国大典》《重庆谈判》,这次执导戏曲片,让经典剧目从舞台走向银幕,您有什么感想?
李前宽:这是我第一次导演戏曲片。戏曲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演出的《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到今天,中国电影走过112年,而戏曲已有数百年历史了,如果把戏曲比喻为“大哥”,那么电影就是“小弟”。我们电影人应该向戏曲人学习,因为他们几百年来生生不息地在中国大地上,以丰富的样式,遍地开花的普及模式,让广大民众得到和分享中国文化。戏曲,是电影的老师,戏曲是电影人应该崇敬、敬畏的一种文化形态。我将以谦卑之情、热爱之心融入到此次评剧电影《韩玉娘》的264个镜头里。
记者:您觉得戏曲和电影的结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李前宽:前不久我在蒙特利尔参加第二届中加国际电影节,我很高兴地看到,电影节开幕式影片是戏曲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我注意到,现场观众一半以上是蓝眼睛、黄头发的人,他们听不懂道白甚至唱腔,但是影片取得了非常好的现场效果。这说明,中国的戏曲文化和电影搭在一起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是可以被任何皮肤的人所认知的独特的中国文化。
记者:如今中国电影日益蓬勃,但戏曲电影并不多见,对此您怎么看?
李前宽:现在我们常常乐于说中国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事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有一些电影只看重票房,还有“票房至上”而引发的一系列现象。我们的电影人忽视了戏剧,电影银幕上也忽视了通过现代高科技去表达传承中华文化和戏曲艺术。坦率地说,我们还没有建构一个热爱本土电影的中国电影观众群。我在想,如果我们中国电影观众对戏曲名角儿,像关爱“小鲜肉”那样,那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成熟。培养这样的观众群,我们还要借助各种形式的戏曲电影,因为戏曲是有人民基础的,戏曲有许多魅力需要电影通过现代高科技去表达。
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把关注力、镜头聚焦到我们中国的戏曲上。我要大声疾呼:中国电影人啊,我们是有良知、有智慧的人,我们勿忘这块土地上,戏曲艺术给我们的人民带来多大的欢乐。我们还记得,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就走进好莱坞,在那里和世界电影大师进行交流;我们也不能忘记,许多老电影人都曾把镜头聚焦到戏曲。今天的中国电影人任重道远,我们有一个很艰辛的任务,就是通过戏曲和戏曲电影,走向世界,向世界叙说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记者 刘莉莉)
(摘自 《天津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