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1928.3.11——2000.7.17),是评剧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国家—级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著名小品演员。她一岁半登台亮相,十七岁挑班主演,七十岁仍火爆中华艺苑舞台,堪称二十世纪文艺奇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1949年至1952年,赵丽蓉先生曾经一度活跃在保定府评剧界,作为头牌“青衣”、“花旦”度过了三年流金岁月。欲知端详,听我慢慢道来。
赵丽蓉祖籍天津宝坻县西庄,父亲赵秉忠原是农民,后来逃荒“闯关东”,靠耍手艺——给人家剃头为生。赵丽蓉1928年出生在奉天(辽宁沈阳),家中有五个姐蛆,两个兄长,她的年纪最小,父亲给她起了个乳名叫“老爱”。赵丽蓉—岁半时,就被著名评剧早期演员芙蓉花抱上台当了“彩娃子”(最小的演员);四、五岁时,她便守在侧幕看戏;六岁拜“复盛剧社”著名鼓师马金贵为师,开蒙学戏。1935年赵丽蓉随“复盛剧社”赴上海演出,先后在《牛郎织女》、《败子回头》、《打狗劝夫》、《大茨山》等戏中扮演各种角色,芙蓉花见她是个好苗子,对她说:“你是老妹子,将来一定比我芙蓉花更加绚丽多彩。”就给她取名叫丽蓉。
1940年赵丽蓉12岁,专攻青衣、花旦,先后学习《十三蛛》、《二美夺夫》、《三节烈》、《借当》、《珍珠衫》、《吴家花园》、《茶瓶计》等戏,一年后,她就登台演“帽戏”了。年末,随“复盛剧社”到北京,在三庆戏院演出。赵丽蓉演戏之余,还到华北戏院学“喜派”喜彩莲的戏,到开明戏院学“白派”白玉霜的戏。1943年初,赵丽蓉15岁时,随“复盛剧社”到张家口演出。她进而从京剧、评剧、梆子等各种姊妹艺术中吸收了不少营养,丰富了自己的表演和演唱。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在张家口活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批新文艺工作者,赵丽蓉同他们一起排了许多新戏,使她在思想上、艺术上接触到了许多新东西。1945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她积极排演了许多“解放戏”,如《白毛女》、《血泪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赶路程》等.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成为河北省政府所在地随后,许多革命文艺团体纷纷汇集到这文化名城,广泛开展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文艺活动,对保定府的戏剧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新剧运动的勃发,给保定的旧剧改革带来了根本性的转机。党和政府从党、政、军各部门抽调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到旧剧界和广大戏曲艺人一起进行旧剧改革工作,,当时针对的主要剧种有京剧、河北梆子和剧。戏曲演员被组织起来,学演新秧歌剧,学习文化课,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他们懂得戏曲要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随后,对保定府所有的私营戏曲、曲艺班社进行体制改革和重新组合,使其全部纳入革命戏剧的轨道。
1949年初,赵丽蓉开始在保定府马号亚力戏院(今红星剧场)参加由艺人所组建的“亚力评剧社”演出。亚力剧场东邻天华市场,是当年“老马号”中的重要戏曲演出场所,原址为亚力袜厂,1944年关闭后改为戏院,最初为席木结构建筑,只能演出小戏剧,因戏院占用亚力袜厂旧址,故对外称“亚力戏院”,保定解放不久,该剧场更名为“红星剧场”。1951年省文化局出资改建为砖木结构建筑。当时主要演员除赵丽蓉外,还有新艳琴、王月楼、李金瑞、爱莲茹、陈莲生等。
因为曾在张家口解放区参加进步戏曲的演出,赵丽蓉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非常拥护排演“新戏”,并亲身参与了解放初期大众剧社(即后来的保定市评剧团)的建立。大众剧社秉承晋察冀“红色文艺”的优良传统,在保定府解放初期最先编演排出了新戏《传家宝》、《儿女的亲事》,这两个戏都由赵丽蓉首演,赵丽蓉也成为在保定府大众剧社起家的评剧演员。此时,她还演了老舍先生编剧的《方珍珠》,并借鉴歌剧形式、学演了评剧《白毛女》、《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等。最初上演的新剧目,是革命文艺工作者何迟帮助他们排演的评剧《白毛女》、《血泪仇》,尤其《白毛女》,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歌剧所移植,故事情节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后在解放区各地作为歌剧陆续上演,1948年保定解放后,根据歌剧题材,改写成评剧,受到河北省、保定市党政军领导和广大解放军官兵、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一连上演近半年,观众场场爆满。赵丽蓉在保定主演的《传家宝》、《儿女的亲事》、《方珍珠》、《白毛女》、《兄妹开荒》、《夫妻讯字》、《血泪仇》等等新剧目,为河北现代旧剧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道路。1949年12月,河北省在当时省会保定建立了戏曲改革工作委员会—参加戏改会的成员共三十多人,其中评剧演员有保定的代表赵丽蓉、新艳琴、正月楼、刘子熙等,戏改会主任由申伸担任,副主任由任桂林担任,在这次会上确定以评剧、河北梆子为重点,并以保定市评剧团为试点,进行“三改”(即改戏、改人、改团),保定评剧发展走在了华北地区前列,此后,上演新剧,似万树开花,桃李芬芳,使评剧这一旧剧种很快获得了新生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