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不可待

你听说过“杭州评话”吗?也许你看过电视上的说大书,却没听过杭州版本;也许你知道几个唱“莲花落”、“小锣书”的明星,却说不出一个说“杭州评话”的演员。其实,“杭州评话”也曾风靡一时、经历过万人空巷的高潮,如今更被列为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这一种地道的民间艺术堪称我市的文化瑰宝。

而今,正是这门艺术却正在慢慢为人们所忘却。近日,老演员姚展翔先生向本网民声民情栏目反映了“杭州评话”目前的窘迫现状,引起了记者关注。

八百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面临绝迹危机

现年63岁的姚展翔是位杭州评话民间艺人,他与9位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的老人就是目前杭州评剧艺术团的所有成员了。他们对于这门始于南宋、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艺术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而如今,他们却面对记者大吐苦水,感慨“说书”无门。

这几位老人皆因自幼爱听评话而开始学习这门艺术,他们的平均说书生涯都有几十年。《三国演义》、《明清八义》、《武则天》、《七侠五义》这些名著都是他们的看家本领。“那时候,听我们说出的观众真是人山人海,简直是要打着车去赶场子表演。”“就在你们杭州日报大楼里,挂满了我说书的照片。我一本书说三个月,那些照片、广告就挂了三个月。”回忆起曾经的辉煌,老人们感慨万千。

后来,在市文联的关心下,这些说出的民间艺人成立了专业演出团体——杭州评剧艺术团。可是很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文化迅速普及,听书的人少了,说书的场子少了,说出人也少了。目前就只剩下这9位老艺人,一直以自行组织演出的形式到杭州各个社区表演,以此谋生。

“现在小区里都不欢迎我们去了,到处都是棋牌室、麻将馆,哪还有我们说书表演的地方啊!”一位名叫张祖春的老人说起“杭州评话”越来越小的市场忍不住潸然泪下,“没地方表演我们只能自己去找,现在的大关西八苑社区活动中心和采荷街道文体中心都是我们好不容易联系来的。”场地少,演出少,对他们这些独立的民间艺人而言也就没了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也成了问题。

除了演出场地和资金问题外,“杭州评话”还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9位老艺人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最年长的陈鹤鸣老先生已有88岁高龄。老人们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粉丝”。“我们每次演出都有四、五十个固定的观众来听,有不少‘书迷’想学‘杭州评话’,可是现在这样的状况,我们哪里还敢收徒弟啊”。

艺术贵在传承。虽然目前有本《莫问奴归处》的书集收录了不少杭州评话故事,可毕竟书只能体现文字,并不能再现表演的生动。“杭州评话”历来是口口相传,为的是保留其原汁原味,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王宝善也是位老演员,他很有心,为了能给“杭州评话”留下些有声资料,他自己买来了电脑、摄像机、刻录机,在演出时自己给自己录像,然后刻碟。“再过几十年,我早就不在了,但我不希望‘杭州评话’跟着我一起走。这些是我目前唯一能做的了。”老人的话朴实而令人动容。

可这样的记录,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同时也并不能把评话艺术完整地展示。其他几位老艺人纷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们都很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后辈们代代相传。这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如果到了我们这里就终结了,那实在太可惜了!”

“杭州评话就好像一朵花,时不时地需要阳光,需要施肥灌溉,没有阳光雨露生命力再旺盛的花也会凋零。”姚展翔老人用这样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说,看到现在“莲花落”、“小罗书”这些曲艺都已经被大家所了解、接受,作为一位民间艺人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是民间艺术,“杭州评话”的状况却与前两者大相径庭,这也让他十分难受。他希望通过我们呼吁社会对“杭州评话”的关注,更希望有心人能为“杭州评话”开辟一些固定的演出场所,好让他们的手艺有用武之地。“我们只是想要一个舞台!”这是老人们由衷的呼唤。

怎样不让绝迹绝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去年7月,浙江省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杭州评话”赫然在列。然而老人们的叙述让人们不得不担心这笔遗产的保护工作。记者随即采访了杭州评剧艺术团所在的杭州市曲艺家协会。

“演出场地少、观众少,就是杭州评话的现状。”汪黎明秘书长一语点出了老艺人们的忧虑。他说:“‘杭州评话’的书场曾经确实相当火爆,当时的杭城几乎每家茶馆都会邀请艺人前来说书。可是现在娱乐项目这么多,广播、电视、电影普及率相当高,另外棋牌也很受老百姓欢迎,一些传统曲艺逐渐受冷也是正常的。但是听的人少不等于没人听,说的人少不等于它不是艺术。杭州评话作为杭州的传统文化艺术,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看着艺人们现在这样的状况我们也十分心痛。”

汪秘书长表示,为了提高艺人的积极性,每年协会都会举办一场迎春评话书会,安排场地给艺人们表演,表演时间为2-3天。同时在盛夏时节,他们也会组织演员去一些防空洞等市民密集的地方进行说书表演。“但是,仅仅依靠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 汪秘书长不无感慨地说:“这些老演员放到以前,那就等于现在的当红歌星,但是现在却连自身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了。我们有时候会组织去这些老艺人家里探望,情况确实糟糕。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这些老艺术家还能够坚持在‘一线’继续奋斗,他们仍然在努力将这份文化保留、传承下来。仅是这样的精神就值得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记者还特地采访了9位老艺人演出的重要场所——采荷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的负责人。对方表示:“杭州评话”表演在采荷街道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评书艺人的表演一直都能得到居民的欢迎,不但采荷街道的老人来看,其他社区的“书迷”也会赶来听。除了国定假日,该中心的书场天天开放,每次的观众都有四五十人。

作为杭州设立书场的仅有两个社区之一,该中心负责人也坦言:“完整的评话故事一般要说上三个月,说书先生的更替十分缓慢,所以不可能开辟很大的场子。同时,街道开辟书场也是为居民服务,属公益性质,只能相应地支付一定报酬。”不过该负责人十分肯定地表示:“只要说书先生愿意说,我们这个书场永远都会开放。”

中华之大,民族众多,由此而发展的起来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许多是中华文化里的瑰宝。可是眼下,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正在濒临绝迹。记者特地采访了一位社会学家,他用相对积极的态度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看法。

这位社会学家分析道:杭州评话其实和扎灯笼、雕刻、扭秧歌这些民间艺术差不多,都是一种地方文化。有的广为人知,出镜率高,那么得到保护的力度就大、范围就广。曲艺类的文化其实在杭州这个十分休闲的城市还是很有市场的,关键还是要提高演员的积极性,丰富节目的可看性。至于保护和传承,记载、改造和发展都是可行的手段。

新闻附件: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俗称“大书”,为江南评话的一支,即用杭州方言说表的评话,起源于南宋。杭州评话系一人说表,只说不唱,用扇子、手帕作道具,以醒木拍桌来加强气氛。有的重说表,擅长表现历史故事,描述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有的重演装,擅长侠义小说,讲究口、眼、身、法、步、音容笑貌,活灵活现。

杭州评话传统书目,分三大类:一类是"长靠书",如《封神演义》、 《东、西汉》、《三国》、《隋唐》、《杨家将》。等;一类是"短打书",如《水浒》、《金台传》、《七侠五义》等;一类是“官带书”,如《包公案》、《海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移植创作演出《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十多部新书。 (记者 施文 邱亦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