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一大批表现现代生活的优秀作品,评剧《马本仓升官记》就是其中一部引人关注的好作品。辛亥革命前后,剧作家成兆才创作了《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一批剧目,以此奠定了评剧擅长编演现代戏的基础。一百年来,评剧始终沿着以表演具有浓厚生活气息,亲近民间,体察民情、关注现实的方向发展,创作上演了许多深受观众欢迎的作品,为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同时,评剧也在不断推出新剧目的同时获得了新的发展。《马本仓当“官”记》的创作演出继承了评剧艺术的光荣传统,并给了我们新的艺术感受。

这种感受首先源自于作品亲近生活在中国最广大土地上的农民群众,表达他们在时代变迁过程中的存在状况和思想情感。剧作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普通的农民,当他成为一个验粮员这个为公家办事的角色时,禁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拉着瘸腿,又蹦又跳的回到村里,乡亲们夸赞他、盛宴招待他,这使他倍感欣喜,决心要做好这个工作。他秉公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表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纯真的品格。然而,这几年村里“光景不好,庄稼欠收,交皇粮成了难题”,面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他曾信誓旦旦的许诺“交粮的事我包了,就是头顶地,也要竭诚相帮。”但是,作为一个为国家验粮的“官”,交来的粮食是以次充好,还是严格把关,收了不合格的粮食对不起国家,不收又对不起乡亲,马本仓陷入了深深地困惑中。在责任与乡情、良心与亏心的情理煎熬中,马本仓感到无奈和尴尬。而这种无奈和尴尬正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马本仓们无言的精神挣扎和真实的生活境况。中国社会特有的生存体制决定了每一个人特别是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片被亲情和血缘关系凝结而成的土地上,自己就是这庞大关系网和血缘纽带中一个挣不脱、逃不掉的个体,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疏忽了父老乡亲的亲情,个体的存在将难以想象,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处境,也是剧中人物马本仓的处境,由此形成了该剧的矛盾冲突,即如何验收乡亲们交上来的粮食,这样的冲突和人物的生存境遇所具有典型的意义,为剧作提供了深刻而又独特的主题意蕴。

这个戏看起来似乎既轻松又热闹,其实,作品的巧妙之处正在于轻松背后的沉重,热闹隐藏着的悲凉。普通农民喜欢把交公粮称作“交皇粮”,几千年来,交皇粮是天经地义、无可抗拒的,即使你颗粒无收,花钱买粮也得交。遇上年景不好庄稼歉收,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马本仓清楚地知道“百姓们种地有多难”。剧作避开了这一敏感的问题,从马本仓的道德坚守出发,他预支工资,花钱买来好粮食替换下了翠翠交来的次品,轻松地处理了贫穷、缺乏劳动力的翠翠交粮的事情。在乡亲们的调侃与热热闹闹的玩笑声中,沉重的生活多了一份善意与美好。当面对更多的乡亲们交粮时,他无力解决以次充好这棘手的问题。作为一个诚实善良的验粮员,他决心秉公办事,要保证进入国家粮库粮食的质量,随之而遇到了自己家屋瓦被捣毁,下雨天被雨淋和乡亲们的风言风语。为了不得罪更多的人,到了自己村子交粮的那一天,他不经意间吃下了妻子特意放在碗里的巴豆,这是逃避严峻现实的苦涩之豆,是出于无奈而苦苦挣扎之豆,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马本仓无以面对现实,在妻子的劝说下选择了离开。剧作从一开始马本仓在乡亲们的欢歌笑语声中光荣任职,到这时的瓦破屋漏、凄惶出走的悲凉处境,剧作使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尽职、诚实、善良的品行和无奈的人生境遇得到充分展示。剧作还紧扣这个难以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如何解决这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冲突时,以敏锐的政治判断和老道的艺术手法,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取消,以此作为解决全剧最关键的矛盾纠葛的处理方法。这样做尽管不是从戏剧情节本身出发,不是通过起承转合的故事本身获得戏剧效果,却使人看到了体制机制、看到了方针政策的巨大力量,它是化解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矛盾最有效、最根本的所在。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情节,剧作的时代感才尤为鲜明,意味也更加深长,对生活、对人物的把握也才具备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评剧在艺术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演员以唱工见长,唱词口语化,浅显易懂。剧作充分发挥这一特长,通过唱表现人物的情绪,通过唱塑造人物。比如马本仓的两段唱,一段是竞聘回来后见到乡亲们的一段唱:

别看咱腿瘸模样丑,竞聘场上可出了风头,凭的是——,咱有一副好牙口,咬谷嚼麦数一流,一粒粒粮食扔进口,耳听得咔嚓咔嚓咬成粉呐,是成是瘪是干是潮一断一个准头,好汉咬败了九十九啊,咱瘸子聘上了验粮员你说牛不牛。

这段唱词风趣、自然、活泼,将一个竞聘获胜的人物自信、自强的精气神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另外,马本仓兴冲冲的来到粮站上班时的一段唱也很精彩:

头天上班我起了一个早,这劲头就好像大姑娘上轿这幸福的头一遭,十几里的山路转眼就到,迎出来我粮站站长——大老萧。

这段唱虽然不长,但是简练、通俗、易懂、充满着幸福感,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再加上演唱时演员吐字清楚,唱腔诙谐俏皮,节奏性强,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剧中的主要人物马本仓是以丑角的行当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韩剑光不仅唱得好,“这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等幽默含蓄的说白,恰到好处的瘸腿形体表演,都赢得了观众的声声喝彩。观众的喝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扮演马本仓演员韩剑光具备老生、武生、丑行的基本功,戏路宽,并有深厚的表演艺术功力,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对所扮演人物的认真揣摩和精心塑造,是演员自身的表现力征服了观众;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戏曲“丑而不丑”的美学原则。《马本仓当“官”记》是中国戏曲舞台上近年来出现的优秀现代戏作品之一,集中了中国评剧院最有实力的一批演员,他们在舞台上不仅塑造了忠于职守的马本仓,还有泼辣有情的牛翠翠,热情滑头的狗子,精明世故的大凤,有所谋略的队长等鲜活的人物和他们身上东北人所具有的幽默、诙谐、开朗的性格特征,这些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评剧具有活泼、自然、奔放的表演特点,该剧很好地继承和运用了这一特点。剧中演员表演时动作既有很强的节奏感又很夸张、自然和奔放,这种夸张和放大了的动作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与剧情无关的表演,而是源自于生活,有着真实的生活依据的、经过艺术提炼的戏剧语汇。比如第一场“荣归”一开始,乡亲们手拿连枷打土的动作、拿铁锨铲土的动作,拿簸箕簸麦子的动作,拿筛子筛麦子的动作以及跟在后面舞蹈的演员载歌载舞的表演动作,都十分自然、奔放和夸张,这种奔放和夸张是合情合理的、自然的和经过艺术创造的,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第三场“上班”中的推车舞、背篓舞,村民们帮本仓换瓦修房的集体舞;第六场“众怒”中表演的“三句半”等等,无不体现了评剧艺术活泼、自然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特点。

《马本仓当“官“记》的舞美设计具有风格化特征,设计者将科技的手段运用到其中,使得舞美便于灵活运用,能拆能卸能组装的方法,使得每一场的舞台风格即统一又不同。剧中作为道具的劳动工具,真实、鲜活、夸张、生动。人物的服装亮丽而不土气。在音乐上既注重传统音乐的运用,又融合了新的音乐元素,做到了既传统又新颖,为剧目中人物塑造、剧情发展、主题升华发挥了音乐所具有的魅力和作用。

一百年前,评剧以表现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作拉开了评剧艺术发展的序幕,一百年后,评剧始终以关注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反映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为剧院团建设的根本。中国评剧院的现任领导认为。“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艺术形式反映新时代的生活,让戏曲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近。”全团演职人员上下通力合作,非常重视新剧目的创作和演出,不断突围,寻求发展,努力借鉴、不断融汇其他艺术元素来丰富、提高剧作的整体艺术质量,十几易其稿,给观众奉上了这部幽默、风趣而又不乏严肃、庄重的优秀作品。《马本仓“当”官记》不辱使命,自上演以来多次在京郊各文化演出场所,目前已经演出一百多场,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赞扬。

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向祖国汇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实践证明《马本仓当“官“记》不仅专家看好,观众更看好。

纵观中国评剧院走过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初期的《杨三姐告状》到建国后演出的《刘巧儿》、《小女婿》、《金沙江畔》等大量的现代戏,再到近年来推出的《任长霞》、《刘巧儿新传》、《马本仓当”官“记》等,中国评剧院在剧目建设方面一直致力于推出与时俱进的现实题材作品,并且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有代表这个时代精神的、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出现,是中国评剧界的一面旗帜。同时我们也期待着中国评剧院创作演出更多的好作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