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宋庆龄与新中国》创作题材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日在北京刘秀荣评剧团会议室召开。会议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刘秀荣评剧团团长刘秀荣主持,著名戏剧理论家、本团艺术指导李春喜,著名领袖题材剧作家、一级编剧傅军凯等主创人员参加了会议。据悉,该剧是北京刘秀荣评剧团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而组织创作产生的,刘秀荣在该剧中将担任领衔主演,塑造上个世纪我国最伟大的女性——国母宋庆龄的感人形象。这在评剧百年历史舞台上从未有过,是在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谓刘秀荣又在评剧历史上著下辉煌的一页,又竖起一块评剧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宋氏三姐妹大家耳熟能详。如今那些胜利者的赞歌与失败者的浩叹,都已逐渐远逝、被岁月长河湮没;但宋氏家族的传奇历史却经久不衰的被民间传诵,而依旧鲜艳夺目的展现在现代人们的眼前。宋庆龄三姐妹性格鲜明独特,而宋庆龄是果敢大气,但她的命运多艰。她做人低调办事沉稳,但内心却有革命的火焰在燃烧。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她向国内外介绍了孙中山遗嘱,并决心继承遗志,奋起完成其未竟事业。举世公认,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 她的勇敢不让须眉!在战火纷飞出生入死的危难中,她形影不离守候丈夫孙中山身旁;在无人敢于乘坐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时,她置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完成试飞;当“七君子”命在旦夕,她不顾自身安危拯救革命志士!......太多的历史镜头,让国母的壮丽形象仍然闪耀在国人的记忆深处!
1949年解放后,在新中国宋庆龄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联系之中。宋庆龄不辞辛苦去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人民心连心。她谦逊和蔼,平等待人,兴办实事,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之一,历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她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她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她1951年被选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经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建国初期,宋庆龄主持创办了《中国建设》英文版本杂志,把中国人民的真实情况传达给世界人民。如今的《中国建设》(现名为《今日中国》)从英文一种版本增加到7种文字版本,发行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宋庆龄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结交朋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她一贯关心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老朋友、海外侨胞,关怀台湾的前途、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向把她作为自己的亲密的战友、同志、无产阶级先锋战士。1981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宋庆龄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如何塑造这样一个国母形象对刘秀荣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我们期待评剧名家刘秀荣舞台上塑造的国母形象早日与广大人民见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