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天津师范大学的一间大教室“摇身一变”成了演出剧场,一场正式的评剧演出在学生期盼的目光中上演了。
首先上演的是经典评剧《戴诺》中“我不找红星我又找何人”选段,还没等伴奏音乐响起,几名演员的彩妆上阵,就博得了台下大学生的一片喝彩。尽管对于这样经典的评剧选段,学生们并不很熟悉,但这丝毫影响不了这些大学生观众的热情,此起彼伏的掌声在演出刚开始就让剧场气氛升温。
同学们最为期待的折子戏《沙家浜》“智斗”选段,在几段精彩的表演后上演了,扮演阿庆嫂、胡司令和刁德一的演员陆续上场。看着这些平时在电视里能偶尔看到的装扮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大学生观众的情绪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人叫好,有人鼓掌,还有几个学生不停地用双手拍打着节奏,俨然一副老戏迷的样子。
《沙家浜》让这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而随后的评剧名段《刘巧儿》、《花为媒》、《打金枝》等也让这些大学生们大呼过瘾。连续20多段的演出在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而直到演出结束后,这些大学生演员还像听流行演唱会一样,长时间地鼓掌“请”演员返场。当看到大学生观众的热情如此之高,演员们也并没有令他们失望,在和乐队老师商议后,几名演员也是重新回到舞台,为学生们继续表演。
“平时总听流行音乐,今天来听听传统的评剧,感觉真是不错,看完今天这场演出,倒真让我有点喜欢这种传统艺术了。”一名大三男生说,在他看来,相比国粹京剧,由于评剧在咬字发音等更容易被人理解,所以相对也更容易让大学生们接受。
大学生们对评剧表达出如此热情,也是主办老师所没想到的。据联系举办这次评剧进校园的一名负责老师介绍,此前,他们本打算将演出安排在学校礼堂,不过,因为有“冷场”的顾虑,才把演出地点改在了教室。“我们开始觉得,这个能同时容纳100多人的教室足够用了,可你看看现在的情况,教室里挤进来将近200人,还有不少学生一直是在站着看演出。”这名老师说,眼前大学生“买站票”看评剧的场面,他在以前从没听说过。
从担忧到兴奋的还不只是主办的老师,负责此次演出的天津市评剧之友俱乐部的演员们也有同感。该俱乐部的王团长表示,因为此前还没有评剧团来大学校园演出,演员们对这种传统曲目能否得到大学生的认可都有些担心。不过,随着演出的进行,大家的这种担心则是慢慢散去。“都说年轻人接受不了传统曲艺,我看这种说法不对。其实,只要多跟他们交流,多与他们零距离接触的话,让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真正理解传统曲艺的精髓并不困难。”(王渐 王健)
(摘自 《每日新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