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乐"里和网友讨论时,发过一些和评弹有关的帖子。现在我就把它们说到评弹的部分挖出来,再集中起来,理通顺了,贴在这里。请大家批评。

有人说用钢琴来伴唱《红灯记》有一种"革命性",以我这样年龄和比我更老一点的人的眼光来看,关于用钢琴弹京戏,这种做法的"革命性"不如评弹早。因为远在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电台"空中书场"说评弹的严雪亭,就请钢琴师在他说书时为他的唱腔伴奏,大家都很接受,听"空中书场"的人都习惯,大家觉得严雪亭是单挡中的最响的响当,说书场次多,收入多,请得起钢琴师,而别的说书先生请不起。据说那时侯上海唱滑稽也用钢琴,直到50、60年代,钢琴这个乐器还继续被上海唱滑稽的演员们看中。我记得滑稽名家杨华生唱起滑稽来是用钢琴伴奏的,好象名气不比杨华生小的姚慕双也用过。那时候,每天晚上打开收音机上海电台1500千周,先听滑稽,然后听书。在唱滑稽里面,钢琴声声,热闹得很。这样,连带那个电台的上海话播音员范仰祖也大大地有名。当时据说请范仰祖念一段广告,不管是肥皂还是牙粉、牙膏,就得化大钱了。

但是用钢琴伴奏评弹,在严雪亭这样的名家身上可以用得通,却是没有后继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此后,直到现在,这种演唱形式还和社会不大配套。也许今后经济更发达,连说书、喝茶的地方,书台上都放着一架钢琴,到那时钢琴伴奏也许会普及了,就象现在西方的一些唱歌的咖啡馆一样。

有人说我这个说法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让我们说一点说书的史话,看看它的变化。评弹起源于苏州,开始(那是在清代)这个行当有两种人员。一是说书先生,二是说书的场主。场主是"小本经营":用竹竿加粗布,圈出一个场子,另外提供说书先生一桌一椅,给听书者一些简单的长凳坐。那个时候,无论说书者和听客,都没有想到:说书会有豪华的书场、说书者会在有麦克风、有灯光的台上表演;而听众会坐在舒适的沙发椅子上听书,有好茶和精制的苏式糖果吃。甚至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说书先生会组织好一个团体,乘着波音飞机专门到美国去说书。不过这些的确都实现了。妙的是,实现在当今这个大家感叹"说书不行了!听众流失了!"的时候。

既然用钢琴伴奏说书在40年代就有过成功的试探,今后大有可能再出现。比方说假如过了好多年,在一个有适当的灯光、玻璃茶几、团圈沙发、出售咖啡或屈臣氏苏打水,西式糕点,地面铺地毯,四周软装修,有着很透气的空调的书场;书台就一、两步高,上面放着说书桌和正面装话筒的崭亮的三角钢琴,评弹演员穿着得体的服装,略微化装,说《啼笑因缘》,也不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假如用来唱开篇,那就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了。

当然这只是想象,任何时候任何人也无法拔苗助长。所以假如现在把这样的建议提给苏州评弹团团长,他一定要以为我这个老同学是发高烧了。但是国家发达了,人富了,消费高了,大老板在咖啡厅里比赛打火机烧一百元也提不起兴趣了,在积极探索新的、健康的消费方式时,我想它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大家看我好象说"野话"(苏州方言"不着边际的话"),不过我说的是真心话。到了那样的地步,我们才能说我们真的有点富了。在关于音乐、曲艺方面的投入也会更多了。

梨园曲苑,9,22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