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戏曲工作者协会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华东地区仅有四名代表参加:京剧界的李瑞来,沪剧界的邵滨荪,滑稽界的周柏春,评弹界的黄异庵。会议期间,毛主席忙于政务,临时由周总理代表毛主席看望大家。周总理与代表一一握手,每位代表都自报姓名和单位,当黄异庵自报时,周总理笑盈盈地说:“我知道你”。周总理问大家:“代表中会写诗的人不多吧?”站在旁边的田汉大声问“有谁能做诗?”黄异庵当场说,“我已写了一首,请审阅。”隔天,田汉又回话“总理讲这首诗写得很好。黄异庵是个评弹才子”。就这样,黄异庵“评弹才子”的雅号始流传开来。

黄异庵,原名黄易安,1913年出生于太仓,乃说《西厢记》的名家,旧学底子极深,精书画,通金石。还善创作,大有鹤立鸡群之风采。黄异庵从小聪颖好学,四岁那年,跟着比他大八岁的二哥上私塾,竟比哥哥学得快。七岁时能替人写春联。观赏的人,瞧他凝神挥毫的样子,不由得啧啧有声,唤他“小先生”。后来师从沪上三大书法家之一的刘介玉学习书法,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书艺日益增进。少年黄异庵,在习书法的空闲里,乐意钻进书场听书,竟迷上了说唱这一门别具风韵的艺术。不久,擅说《三笑》的王耕香来太仓,黄异庵拜他为师。每天坐在台下听先生的书。天资聪明的黄异庵,只听了短短的39回书,就学到一些说书窍门,便另辟溪径,致力撰写《西厢记》书目。他埋头攻读王实甫原著,追踪唐人传奇,旁涉昆曲等地方剧种,他日以继夜,写出了十多回,他每说一回,必要认真回顾分析,反复琢磨,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西厢记》。

1949年五月的一天,黄异庵正在常熟花园饭店说《文徵明》,突然,场东要他编部新书《李闯王》。心中毫无准备的黄异庵听了直摇头,场东却说:“别推辞,我相信先生一定编得出来。”听客闻讯,纷纷要求早点说,黄异庵难拂众情,一股创作新书的热情倒也增长起来。半个月中,他关紧房门,伏案查阅资料,奋笔疾书,把正史、野史里诋毁李自成的地方,统统反其道而行之,写成一部与《明史》唱反调的反书。他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写篇子,写说白,写一回,背一回,半个月后,这部新书终于上台开演。听客都对《李闯王》这部书大感新颖,一炮打响,书场场场爆满,黄异庵成为解放初评弹界第一个自编自演新书的人。

早些年,黄异庵曾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览会,他的书法扇面作品,似空谷幽兰,翰墨生香,他的篆刻更加出色。《书法》杂志曾登出他的多方印章,配以文章介绍。

作者简介:李永钧 汽车业独立撰稿人,行业专家。多年来在中国主流经济媒体和主要行业媒体发表大量涉及汽车行业各方面的评论和报道,并参与过许多对行业有影响力的课题策划。业余生活独爱苏州评弹,偶而有感发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