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书(1904一1968)苏州人。苏州评话名演员。幼家贫,读书三年弃学。十三四岁时,父亲见他喜欢吹吹唱唱,即托人介绍,想拜《三国》名家黄兆麟为师。但黄不愿收徒,经再三恳求,答应张玉书跟随至码头上听书学艺。十个月后,因经济困难而回家。后在家白天穿板刷挣钱,夜间听何绶良说《三国》。后他兼收黄兆麟及何绶良的说书艺术,开始闯荡江湖。23岁时决心编说后《三国》。前后经十年艰苦努力,终于编成从《张松献地图》至《取西川》的一百回书,名《西川书》。又经过十年边演边改,最后发展《西川书》情节直说至《诸葛亮归天》。使之成为优秀书目长期流传于书坛。由于他的书艺取得了成就,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光裕社出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玉书由于体弱多病说书较少,但凭借他编书的经验,帮助儿子张国良编说现代评话《林海雪原》并取得成功。他又总结一生说书经验,撰写《评话艺术谈》及其续集,共三万余字,由苏州市曲联内部印行。张玉书书艺传张国良及张翼良。
张国良(1929—)评话演员。江苏苏州人。张玉书之子。幼年由其父传授长篇《三国》,13岁即登台。经长期艺术实践,刻苦钻研,提高文化素养,遂能自编自演。曾在其父指导下与他人合作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为评话《智取威虎山》;并对原著故事有所发展,较成功地创作《真假胡彪》、《跑马比双枪》等回目。还曾编演《飞夺泸定桥》等新书。擅长说表,书路清晰,语言生动,善于组织关子。安排开打,起脚色,评点与衬托等艺术处理亦能运用得当。说《长江夺斗》、《失空斩》、《草船借箭》、《战长沙》、《擒张任》、《擒孟获》等段落,有独到之处。自1983 年起所整理编写的评话《三国》演出本,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分集陆续出版。
张翼良(1938—)评话演员。江苏苏州人。张玉书堂侄。从堂兄张国良学《三国》,1949年后又曾说《杨宝麟》、《智取威虎山》、《山东大侠》等书。说书嗓音清亮、层次分明,擅起赵云、曹操等脚色。
张如君(1933—)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张玉书之子。1948年师从赵湘泉,年中改投凌文君门下,习《描金凤》、《双金锭》,年底即单档演出。1951年与凌文君拼档,任下手。1954年与妻刘韵若拼档,任上手。同年参加上海市评弹演出组第九小组,在江浙沪一带巡回演出。1958年加入上海市红旗评弹队,任队长,次年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曾先后演出长篇《描金凤》、《双金锭》、《王宝钏》、《蝴蝶杯》、《三香花烛》等。说表以亲切风趣见长,善起喜剧脚色。在现代题材书目《李双双》中所起喜旺,颇能传神。擅唱“夏调”,并在旋律及唱法上有所变化。能编创脚本,早年曾参与其师凌文君长篇弹词《金陵杀马》的编创,后改编《李双双》、《小城春秋》、《红岩》等长篇。与人合作编创的中篇有《水乡春意浓》、《春梦》、《假婿乘龙》、《暖锅为媒》,短篇《种子迷》、《黄昏恋》等。对传统书目亦能出新,如为《双金锭》末尾增补10回,使该书目内容大为丰富。所编书目,具衬托周密,结构巧妙,语言生动等特色。经其记录整理的《描金凤》演出本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在1990年出版;与刘韵若合作改编的《李双双》,由《说新书》丛刊1—2集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