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评弹研究室迎来了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蒋云仙女士。蒋老师出生在有着“第一书码头”之称的常熟,在钱家班学艺后,再拜姚荫梅先生为师,以《啼笑因缘》闻名,也编演过现代题材长篇《野火春风斗古城》、《欢喜姻缘》等,曾任上海市长征评弹团副团长、上海市曲协副主席。这次报告会上,蒋老师现身说法,为该研究室全体成员作了一场题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评弹》的生动演讲,唐力行教授主持报告会。

蒋老师在报告中回顾了自己与著名电影艺术家黄佐临先生交往的情况。1962年夏,上海组织了“演员进修班”,蒋老师聆听了黄先生的一场报告,初步了解了布莱希特戏剧理论。1984年,黄先生要去香港参加第七届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国际讨论会,决定在发表论文时请一位评弹演员作为实际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在众多演员中选择了蒋老师。那次香港之行给蒋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不光是自己精湛的演出得到了好评,更是对布氏理论有了深入理解。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在演剧方法上特别强调采用“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指出演员不同于角色本身,演员是表演角色,是驾驭角色的,这就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把二者融合为一体。蒋老师认为,评弹的表演正与布氏理论相契合。评弹艺人在演出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就是“跳进跳出”,既能一人多角,又能作为他者对角色进行描绘、点评。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蒋老师以《啼笑因缘》为例,在刘将军、王妈、关秀姑等角色之间进行了现场即兴表演,用各地方言生动地塑造了这些人物,获得热烈掌声

评弹艺术集说、噱、弹、唱、演于一体,这不光光体现在对唱腔(调)的发展,更要有说表、台风、做派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流派。蒋老师增强了“姚调”的音乐性,擅用各地方言起角色,丰富了评弹艺术的表演力。因此可以说,在几十年演出长篇《啼笑因缘》过程中,蒋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云派”。在谈到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时,蒋老师希望后来者要注意三方面。首先,说书人不管是说还是唱,都要始终抓住人物内心,但又不能完全被人物所左右;其次,要经常读书、读报,在说书过程中要说出时代精神;第三,要总结前人的说、唱艺术,在传承中求变化,但又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很快过去,大家都还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报告,不仅更加深了大家对蒋老师的了解,也深化了对评弹艺术特征的理解。据悉,该研究室利用蒋老师这次回国探亲的契机,集中对蒋老师进行了数天的访谈,总计约二十小时,再结合文字材料、其他相关人士口述之后,该研究室将对蒋老师的一生进行认真整理、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