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目前不得不面对生存环境的恶化。‘死一个人,亡一门艺’的事时有发生。”昨天,由国家曲艺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发起主办、苏州市评弹团承办的“首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在7月的苏州拉开帷幕,来自成都曲艺团的张徐团长做了如上的发言。
以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身份出席论坛的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指出,要呈现出曲艺“来自民间,服务大众”的繁荣景象,那么艺术如何走向产业化、如何培养传承者们的品牌意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6月20日,本报以翔实的资料,组织了一篇题为《中国戏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报道,在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全省乃至全国著名戏曲艺术家,纷纷对本报记者坦承他(她)们的观点。日前,首届中国曲艺团长京峰论坛在苏州开幕,40多位曲艺界精英聚首。将“计划中”的艺术交流,变成了另一场“现象与出路”的大讨论。

蔺永钧:国内专业曲艺创作不足10人

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蔺永钧的发言中流露出对目前曲艺界传承的深深忧虑。蔺司长用8个字概括了如今曲艺界的困境:“人才缺乏,剧目贫乏。”
蔺司长介绍,中国曲艺历史悠久,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多种表演形式。曲艺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一段黄金时代,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曲艺团队大约是336个,共有曲艺工作者12万人左右,那段时间也是曲艺创作丰收的时期。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曲艺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目前全国专门从事曲艺创作的人员不足10人,全国优秀的曲艺演员不足300人,这两个数据客观地反映出现在曲艺界面临的严峻形势。
如今中国正处在关键的战略时期,最近国家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对曲艺等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各地曲艺团的团长作为地方曲艺事业的带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面临的困难,迎接挑战。

周向群:苏州名片上印着“曲艺”二字

代表评弹曲艺的常熟市知名演员陆建华认为,目前曲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现在的原创作品较少,没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就不能引起轰动效应,不能扩大影响就不能引起当地领导的重视。
曲艺目前的发展要在政府扶持支撑下,积极探索发展的方向。据介绍,解放前的苏州城约14.2平方公里,但当时就有1000多家书场,从事曲艺表演的演员达3000多人,曲艺的繁荣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然而,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目前全市的书场仅三十多家,已经到了提出需要保护和抢救的地步。对此,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周向群部长认为,苏州除了经济飞速发展这张城市名片,还有一些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古镇古城,而这些都与苏州的曲艺文化,如评弹、昆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指出,苏州的发展不能仅仅凭着一些枯燥的数字,历史文化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要把苏州曲艺曾经的辉煌激发出来,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周向群介绍,为了保护苏州评弹这一曲艺,苏州每年对评弹团各方面的投入达千万,政府扶持支撑是前提。她提出,曲艺产业化道路是发展方向,搞艺术也要有经营意识,甚至可以尝试与企业家联合,让曲艺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的资力支撑曲艺的发展;其次,表演和创作人才要多样化,要有保护百花齐放的胸怀;第三,百姓文化消费需求与消费力的问题,曲艺表演研究机构应充分研究消费者。为了让曲艺能在消费者中传承、更大范围培养观众,苏州市评选文明乡(镇),将设立是否建有合格书场的硬指标。

夏吉平:继承不是“博物馆”式保留

无锡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无锡教育电视台制片人之一、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孟凡贵的徒弟夏吉平认为,曲艺的发展定位要准确,公益和商业性质一定要分开,要生存下去就要对资本市场有一定的认识。根据他多年来以相声、滑稽戏剧为基本依托的策划经验,目前发展曲艺类文化应以曲艺的特殊表演形式,在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产业化经营,采取“来之于民,用之于民”自产自销式的运作方式。夏吉平解释,现在的曲艺创作应该以曲艺的传统技能打底子,创作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甚至可以以一种夸张幽默的形式展现在百姓面前,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曲艺表演和创作技能,继承不是像“博物馆”式的一成不变的保留,而是要培养和建立品牌意识。以民间艺术的优势,向社会上的商业机构借势借力,将这些文化以公益的形式普及到社区,再以这种曲艺搭台形式产生的轰动效应,为投资机构做形象宣传甚至是培养潜在的客户。
此外,夏吉平还强调,曲艺的传承不仅仅是研究和表演人员的责任,观众也要传承。他说,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钢丝”,就是因为郭德纲会培养观众,“他其实是一种现象,他的最大功劳在于让以前从不关注相声的老百姓也加入到关注的行列中来。”夏吉平提出,如何根据各个曲艺传统特点,创作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作品,是表演者们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薛子亮:“活下去”是申遗最基本标准

在众多曲艺类代表人的发言中,来自广东音乐曲艺团的薛子亮认为,自本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越发明确,受国际影响的艺术产品不断充斥着各种传媒以及各国的商业市场。“老鼠爱大米”成了儿童歌曲,RAP的激动节奏让很多人跟随。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民族或地区性的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乍看起来已经过时。事实上,面对迅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化,本土文化会愈加凸显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和魅力。2005年,广州确定将广东音乐、粤剧等捆绑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入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标准其中一条是“该文化遗产对地区的文化有绝对的影响力外,他们‘活下去’的机会也要远远大于‘死亡’”。因此,即使申报成功,广东音乐曲艺事业怎样生存和发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薛子亮提出,曲艺发展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受语言的限制,这就导致观众群较窄。因此,政府各界的支持非常重要,单凭从事广东音乐的专业、业余工作者和爱好者来呼吁,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政府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还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方案。如抢救名人名曲、建立文化旅游剧场、增加茶文化课程及设立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课程、政府及各种基金会的艺术节等等。

姜昆:不要把公益和商业混为一谈

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也出现在本次的高峰论坛上。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昆呼吁人们关注民间曲艺业者的生存状态。姜昆说,前一段时间他们开设了一个优秀人才培训保护班,当时有一位来自西部的记者,声泪俱下地向众人叙述了如今民间许多曲艺业者惨淡的生活状况,引起了来参加学习的很多曲艺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姜昆表示,必须改善曲艺从业人员的生活状况,这些民间曲艺人是曲艺事业的火种。
那么,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怎么改善曲艺业者的生存状况?曲艺怎么生存?姜昆表示,第一,曲艺要与第一线的老百姓结合;第二,要将公益性曲艺演出和商业性曲艺演出分开。首先,曲艺要都市化。曲艺要沉浸到生活中去,要把自己包装得让现代人喜闻乐见。姜昆说,一次他受邀观看了一场新式曲艺歌舞剧,发现台词里大多是手机语言、网络语言,这次的体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姜昆说,曲艺的传承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要有新作品、新演员、新表演形式。
姜昆着重指出,曲艺应该提倡商业化运作。该做公益的就专门做公益,该搞商业的就用心做商业,不要混为一谈。曲艺的商业化运作必须依靠资本市场,这需要用企业家来操作。像“女子十二乐坊”,成立了五六年,影响不是很大,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体。可是经过企业的商业化操作,专业的策划、专业的包装,很快在世界各地掀起民乐旋风。这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各地曲艺团长应该认真思索、借鉴。

于平:必须抛弃“原汁原味”的意识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向在座的众多曲艺团团长强调了曲艺的传承至关重要。于司长认为,对曲艺来说,最好的传承就是发展。曲艺在漫长的历史里,几经蜕变,他举了两个例子。在所有的传统艺术中,曲艺与戏曲的关系十分密切,像评剧、豫剧都是从民间说唱艺术中分离出去的。另外,曲艺还跟杂技有些相关,杂技古代又称百戏,其实是吸收了曲艺的技艺转换了表演形式。由于曲艺的技术含金量很高,无论怎么转换,曲艺的核心技艺在其他传统文化中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这个角度来说,曲艺得到了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城市化的今天,曲艺又该如何发展呢?于司长指出,必须抛弃原汁原味的保护曲艺的意识。曲艺与戏曲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方言化,都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的。但是,城市化进程压缩了方言的话语权,说方言的人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曲艺的受众群缩小。曲艺怎样能既保持本土色彩又跟上时代趋势成了目前一个难解的方程式。在这方面,曲艺应向京剧学习。京剧为什么能广受欢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的多唱腔,能迎合更多的观众。从这点上说,曲艺要发展就必须超越方言戏,要了解现在观众喜欢听什么、唱什么,敏锐地捕捉到现代人的艺术取向,牢牢地跟紧时代趋势,不能固步自封。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要找到时代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来,也只有生存下来了才谈得上传承,“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我们这些曲种一个都不能死”。

(摘自 《江南时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