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十八艺人治淮归来后创作的第一部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沧洲书场演出,深受听众的欢迎。它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内,以四回书的形式,演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员又多,十多位名艺人相继登台,在艺术表演方面,说噱优势依然,唱腔及表演则更见丰富多彩。以往一部长篇评弹需要说上几个月,没有时间天天上书场的听众,偶尔听一回,书情不熟的,觉得听了没头没脑,书情熟的,觉得听得不过瘾。中篇这一形式,极大弥补了这个缺点,更吸引了不少从未听过评弹的新听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演出成功后,上海团接着演出了《林冲》上、下集,《海上英雄》、《刘胡兰》、《罗汉钱》、《猎虎记》等中篇,也都久演不衰。原苏州评弹实验工作团、苏州新评弹实验组等也相继在上海演出中篇。在中篇评弹极盛的56、57年,上海有静园、仙乐、新成、大沪、西藏、大华等五、六家大书场同时演出中篇,这些场子平均有六、七百个座位,经常客满,也就是说每天有三千多听众在欣赏中篇评弹。我根据收藏的资料统计,52年至66年在上海演出过的中篇评弹多达三百余部。它有力地扩大了评弹阵地,吸引了一大批新听众,促进了评弹艺术的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