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师最好的纪念是找到《雷雨》的原典

晚报会客厅:朱教授,您好。自1934年问世以来,《雷雨》就成为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作者曹禺先生也因此成了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热门。这次,为什么会想到要把话剧《雷雨》搬上书坛,“说出来”呢?

朱栋霖:将话剧经典《雷雨》改编为地方曲艺——苏州评弹,殊非易事。尽管自1934年曹禺的这部经典作品问世以来,电影、电视剧、京剧、沪剧、越剧、黄梅戏、歌剧、舞剧等剧种的改编版时有尝试,但是有创意的成功改编并不多见,将话剧场面、台词转换成戏曲场面、唱词仅作移植,未见得就是体现了原著精神。对《雷雨》主题内涵与人物内在精神复杂性的深刻把握,才是衡量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

尽管从1978年在南京大学以曹禺戏剧研究作为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至今30年间不断品读这部经典,但这次我荣幸地被聘为苏州评弹《雷雨》顾问,指导改编,我还是向演员与执笔者强调重读原典,重读《雷雨·序》,从原典作品的重读中提炼我们的创意。从2008年6月至今两年多的评弹版《雷雨》改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重读原典的过程。

晚报会客厅:那么评弹版《雷雨》的改编宗旨和主线是什么呢?

朱栋霖:我们的改编工作始于对经典《雷雨》的重读,重新阐释《雷雨》原典精神。

这是一部古今以来无与伦比的家庭悲剧。曹禺通过血缘伦常纠葛与爱恨情仇的悲剧冲突,探索人性的复杂与人的命运。话剧《雷雨》有三组重要冲突和戏剧冲突线:周朴园与梅侍萍的冲突,由于梅侍萍偶然间重返旧地,挑出了30年前历史的悲剧;周朴园与蘩漪的冲突,封建家长周朴园的专制冷酷造成了对蘩漪的压抑与痛苦;蘩漪抓住周萍不放,周萍要摆脱蘩漪远走高飞,形成了两人的激烈冲突。

《雷雨》问世70余年来,时代思潮的变化影响到《雷雨》的阐释、对《雷雨》深刻复杂性的认识,对该剧主题与主要冲突的把握也在变化中,强调《雷雨》主题的某一重点,就突出其中某一组冲突。上世纪50、60年代强调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突出周朴园和鲁妈的冲突是戏剧的主要冲突;80、90年代注重反封建主题,自然就认定蘩漪与周朴园的冲突是戏剧的主要冲突。其实,杰出的作品都不能用通常的一般戏剧理论规则去套解。在《雷雨》中,周朴园处于几组人物关系的中心地位;但是,就戏剧的情节结构看,蘩漪与周萍的冲突才是《雷雨》的主要戏剧冲突。蘩漪是剧中最"雷雨"性格的人,我们因此确定,评弹版《雷雨》以蘩漪与周萍冲突为主线,评弹《雷雨》尊重原著不是照搬原作,而是在原有主要情节基础上深挖细抠,体现与阐释原著精神和人物的内在精神。

蘩漪是评弹版《雷雨》的核心人物,也是体现我们重新阐释曹禺原典精神的灵魂。

"我看蘩漪:从不喜爱到理解"

晚报会客厅:盛老师,您好。听说最初你是不那么喜欢蘩漪这个角色的,但是10多年前,听了朱栋霖教授的一堂课后,你就非常想尝试在书坛上扮演蘩漪了?

盛小云:是的。我对蘩漪的认识是由浅到深,进而转变的,最早接触《雷雨》是在学生时代。说实话,那时我并不喜欢蘩漪这个角色,总觉得她是个出格的女人。我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那是在做了演员之后。

我曾经说过三部长篇,其中长篇弹词《啼笑因缘》对我影响最大。书中两位女主人公沈凤喜和何丽娜,相貌酷似、年龄相仿、经历迥异。如何来演绎和区分这两个人物,应尝试从角色个性特征、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来综合分析,要显示人物的复杂性。

由此我再去看《雷雨》,才更能体会蘩漪的痛苦。蘩漪是个既受过传统教育、又接受了新思想影响的女性,明白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不顾一切地追求美好爱情——这正是蘩漪的选择。所以,曹禺说,她的可爱在她的"不可爱"处。一个女人这样敢爱敢恨,把名誉、脸面、自尊一扫而光,仅仅就是为了追求爱情与幸福,这种勇气可敬可叹,古今中外能有几人!

她的性格复杂矛盾,跟我以前所演的角色都不一样。对于饰演这个人物,我充满了期待,却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之后我便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来挖掘她的情感,越挖越深入,越演越有味。

晚报会客厅:在原著中,蘩漪的这个性格特点有出处吗?

盛小云:有的,在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雷雨》第四幕高潮,蘩漪面对众人有一大段独白,这是蘩漪的"自我宣言":

蘩漪 (高声)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我不是你的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

(揩眼泪,哀痛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 ,我的心并没有死;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指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又不要我了。

而在解放后流行甚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1978年版《曹禺选集》中,原版中蘩漪表述自我的核心语言被删去了:"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 "——其实这正是蘩漪在本剧贯穿始终的心理动机。

苏州评弹艺术的特点是人性化,长于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细腻抒情,富有人情美。对于蘩漪这样的角色,我觉得用评弹来演绎,非常适合。

希望评弹版能让年轻人认识到经典之重要

晚报会客厅:评弹改编上演至今,可打多少分?年轻观众接受度在意料之中吗?

朱栋霖:85分。有的专家甚至评为:"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感人,胜于原著"。当然这是一种鼓励。但我们确实意在发挥评弹刻画心理的长处。9月上旬曾在宁波书场演出,反应平平,也许老听客还没有接受这样的内容的准备。评弹《雷雨》在大学生中反响强烈,先后在北大、清华、南开、苏大、宁波大学演出,大学生都读过剧本,他们迅速发现评弹版对原剧的挖掘、阐发,尤其是评弹版的新创之处,他们都很兴奋。显然,评弹版《雷雨》符合读过原著的大学生心中的想象与接受。我们对《雷雨》主题、人物的新的阐释、定位已不同于传统的框架,也不同于目前还在流行的。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他也出版过曹禺研究专著,他认为评弹版《雷雨》完成了从上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今天的一个时代转变,对人性复杂性、对爱的挣扎和扭曲的刻画,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北京、上海的学术界都给予高度评价,这一点我心中有数。因为我们在改编中所体现的功夫,凡是熟悉《雷雨》研究的都会看出来。因为这已不是一般的评弹改编,它需要对曹禺原剧的深入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凡是你真正下了功夫的,有识者都会发现。北京人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们是人艺经典版《雷雨》的前辈老演员郑榕、苏民、蓝天野、吕恩出席了作品座谈会,尽管评弹版演的与他们演的不同,他们都称赞有加。在台北演出也是剧场效果强烈,这一点倒是出乎意料,因为台湾评弹观众都是高层次人士,有些听众平时交谈就流露出不欣赏蘩漪其人,但这次听了评弹反而很感动。

晚报会客厅:文学经典阅读在今天已不是主流,网游、动漫、影视成为年轻人的最爱。这种疏远感是怎样产生的?

朱栋霖:经典作品是古今中外历代伟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经验智慧。一个不传承经典、不继承历史智慧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希望的。如果说经典在今天已被抛弃或忽略,这是我们的集体悲哀,它将导致社会民族的文化倒退。

最近日本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低智商社会》,将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归因于"集体智商衰退"。一是"集体不思考"。电视节目里如果说"纳豆对减肥有帮助",第二天超市里的纳豆就会被一抢而空。电视节目的无聊低俗,由此引发社会集体的"白痴化"。电子游戏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 "集体不思考"带来的后果是丧失欲望和上进心。二是"集体不学习"。现在的日本人不怎么读书,电车上虽有人在看书,其实大部分看的是漫画,闲时多数人则看棒球。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现象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

疏远经典带来的严峻问题是社会文化的低下和民族智慧的匮乏。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青年其实还是很渴望走进经典的,古典名著在各出版社的印刷数一直高居榜首。网友们对新版《红楼梦》的种种赞扬抑或批评,都说明我们拥有许多熟读经典的发烧友。你所说的在网络时代对经典的疏远感,我认为根本问题还在社会管理层引导的疏忽。

晚报会客厅:作为大学教授参与到评弹改编,您是偶尔为之还是有所考虑?苏州有许多"非遗"项目因为文人与艺人的牵手,而特具一份独有的文人气,那么,您觉得这样的合作意义何在?

朱栋霖:因了我30年前在南京大学的研究生论文就是曹禺戏剧研究。 2008年评弹团要改编《雷雨》,就来找我。我要感谢金丽生、盛小云给了我机会,使我有可能将我的研究心得在评弹艺术中绽放出来,促使我在相隔30年后能再来思考这部经典,而且我对评弹创作的艰辛也有了体验。我们的合作很愉快,不为什么,只是为了兴趣,只是为了评弹与《雷雨》。从南到北有那么多听众来呼应,有那么多大学生喜欢,就足够了!

至于您说到"文人与艺人牵手"这个似乎时尚的命题,我听了第一感受是很悲哀。在中国古代,昆曲、美术、书法、园艺等艺术创作的主体都是文人,戏曲家魏良辅、梁辰鱼、汤显祖,音乐家叶堂,书画家沈周、唐伯虎等等首先是文学家、诗人。中国古典艺术的特点就是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艺术的绚烂就是文化的光辉。

当下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已然分离,你只要看一看国内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明白在那里学艺术的可以不必学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与美学。这就是当今无法造就杰出人才、艺术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艺术没有文化的底蕴,这样的艺术只是脱水的荷花。曹禺创造了杰出的经典,但当年曹禺绝无任何功利之想,终于花五年之久,完成了一部《雷雨》。这种精神,乃是我们当今最稀缺,也是最需呼唤的。

  (原载2010年10月3日 《姑苏晚报》17版)

9月24日,也就是曹禺先生的百年诞生日,苏州市评弹团在台北新舞台为台湾观众演出了评弹版《雷雨》,近千人的剧场内,座无虚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