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与三弦交汇出的熟悉曲调响起,“窈窕风流杜十娘,自怜身落在平康。她是落花无主随风舞,飞絮飘零泪数行”,蒋月泉弹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许多老听客最爱点唱的曲目,一曲蒋调使他名望鹊起。评弹界出现的马调、俞调、陈调、徐调、邢调等多种曲调,基本都以姓命名,让人叫着亲切。

享誉“中国最美的声音”之称的评弹,是苏州的一块无价珍宝,现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评弹的魅力是难以言喻的,它给人以清新淡雅、韵味绵长之感,一直在苏城百姓的心中静默地流淌着,甚至与血脉连成一体。然而,现代生活的节奏在日益加快,新奇事物的诱惑的确防不胜防,再加上评弹被赋予了些许的现代元素,而今听评弹,似乎不那么耐人寻味、料味十足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对于评弹,苏州人有太多想说的,却不知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情,说到底,这门曲艺的未来发展始终牵系着我们,这个心结由谁来打开呢?

心结一:高雅 VS “庸俗”

妇孺皆知,雅俗共赏是评弹最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它在老百姓心中是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它能很自然地贴近人的心灵深处。如果说昆曲是一部分文人雅士的至上艺术,评弹可谓深透至社会各阶层、领域,覆盖面、穿透力叫人不可小觑。

评弹有评话与弹词之分,评话俗称大书,只说不唱,专说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之事;弹词俗称小书,既说又唱,专唱才子佳人、历史传奇故事。艺人在说噱弹唱上卯足了劲,自有一番惊人的表现,他们在用生命刻画评弹的本质形态。“评弹的雅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学性上,是吴文化滋润中的典型之雅,同一部书历经几代艺人不断加工,反复修改、润饰,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书坛精品。其实每一部长篇弹词、评话,都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它的文学成就表现在曲词特点、悬念设置、人物塑造、心理刻画等方面,这正是评弹精妙的语言艺术魅力。”14岁进入评弹团的孙惕,从1980年离开到评弹研究室做资料收集和艺术研究,25年后,他回评弹团担任团长,“在研究室的那段安静日子,我阅读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掌握了许多评弹艺术精华。”

孙惕认为,艺人自身的文学根基对评弹的创作和演绎非常重要,比如辞官后的马如飞从事苏州评弹的说唱,以擅唱《珍珠塔》闻名,他开创了“马调”,唱词的文学性是能看也能听。“从书目的题材与结构来看,如《西厢记》、《红楼梦》是相当高雅的,情节婉转动人,借助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将故事娓娓道来,评弹的文学价值便能够完美呈现。”此外,音乐的感染力也是其高雅之处。

评弹之雅的确名副其实,但“俗”也或多或少存在。评弹中很多内容来源于世俗生活,描述了市井百姓最真实的一面。尽管这份“庸俗”带来了趣味和消遣,可“俗”并未真正意义上的“俗”,俗中见雅才是它最大的文化品格,也是造就这门民间艺术的法宝。

心结二:传承 VS 创新

传承与保护非遗是当前社会一直引以重视的,因此以地方戏曲“特产”现身的苏州评弹,更应完整地将其传承与发展下去。传承是对艺术特性、手段、经验的守护和发扬,老一辈艺人在书坛纵横数年,积淀的传统经验和艺术底蕴是高深莫测的,对新生代演员的成才之路大有帮助。如今的青年演员身上,很少再看到过去说书人独到的闪光点,让人有些遗憾。

其实,艺人真正的表演艺术和说唱内容能够相互渗透至人物的角色中,让听客难以分辨台上的是演员还是书中人。跳进跳出、活灵活现的表演风格让世人捉摸不透,广为赞赏。说实话,评弹表演依托的道具很简单,先生穿一件普通的长衫,仅靠袖子和扇子去演绎人物的不同心态,女先生则穿旗袍,借助手帕将人物刻画地传神、逼真,这就是说书常见的“手面”。从另一角度思考,老艺人也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弟子,培养下一代人才,看到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他们仿佛是遇见了评弹艺术的美好未来。

走传承之路,通往世界舞台,必定能交汇出创新思想。传统书目的改编和加工,舞台布景的改变和优化,演员文化素养的提炼等等,都是评弹生命力的一种革新。孙惕向记者透露,现在的书场基本以中短篇书目为主,很少再听到长篇,这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生活脚步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无法静下心去聆听艺术了,因此原本要花半年说完的长篇,现在只要半个月就搞的定。

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评弹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传承史,也是一部创新史。然而创新,可不能丢失本质元素,陈云说过,“评弹要像评弹”,进步得太快,就会让人不好亲近了。所以,传承中有“创新”,要求评弹“常说常新”。

心结三:公益 VS 市场

在退休老人宋平的生活里,无聊、单调这样的词从不出现,老人爱下棋、听书、种花、养鸟、练字,隔三岔五还约朋友出门喝茶、爬山,小日子过得别样精彩。“下午听场书最是享受,以前在单位上班,可没功夫专注于这事,现在空闲时间多得很,听一场书才花两块钱,既便宜又极大丰富了文化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宋平也体会到,近年来,评弹文化发展的大环境改善了,领导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上政府的财政扶持和投入,是评弹得以延续下去的支柱。公益性的书场是很难衡量市场杠杆的。

换位再思考,包场性质的书场增多了,演员面对的听众越来越多,更无力专注于精心、投入地表演,而且,无论说书水平有多高,演出费用相差无几,演员之间的竞争就越发削弱了。试想,没有了竞争,何以有前进的动力呢?

“如果评弹能更稳步、顺利地走下去,从深层次角度看,评弹文化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尊重评弹的艺术规律,坚持以长篇为主,中篇为精;另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其实票房机制的演绎市场是评弹生存的一道福音。”孙惕认为。

两个人的评弹生活

记者 惜忴

在苏城大部分60、70后人的印象中,初识评弹文化是从听金声伯、邢晏芝的“说书”开始,渐渐酝酿出了浓厚的兴趣与评弹情缘。在评弹界,这两位泰斗人物的艺术流派被传为佳话,有“巧嘴”之称的金声伯在评弹生涯里,自成一派,双目传神、语言精练到“静以明月清风,动则排山倒海”。而邢晏芝从小出生在评弹世家,一曲“邢调”与“晏芝调”让我们百般回味吴侬软语的甜美,她一生坚守着这份事业,如今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更强烈地意识到身上担负的重任。

金声伯:过淡泊清静的生活,盼江湖代有才人出

当记者见到评弹大师金声伯时,眼前坐着的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却依然精神矍铄,谈吐清晰不凡。他告诉记者,现在一大家子都住在院里,其乐融融,晚年生活过的舒适而自在,淡泊而清静。每天看有关历史、文学、评弹方面的书籍,有的时候也和老朋友外出爬山、旅游,精力十足的他居然坐过十几个小时飞机到澳大利亚看望孙子。“总体来说,我身体还算硬朗,喜欢到处走动,视力也可以,撺个银线没多大问题,只是耳朵有些背了。”金声伯笑着说。

对评弹艺人来讲,嗓子是要命的家伙,一旦发音有困难了,表演如何进行?一听金声伯的声音,既没有沙哑也完全没有职业病,他向记者坦言:“艺人没有所谓的退休时间限定,不能演了就可以退休。我70岁时,还应邀去各地演出,不过大多时候就说半小时的书。直到75岁,我耳朵不好了,神经性地耳背,才告别了我的评弹生涯。”

靠评弹起家的说书人,大多会有这样的思想:评弹兴盛自己就兴盛,评弹衰落自己也跟着衰落,因此非常希望评弹文化千古流传,永葆青春。记者了解到,金声伯从15岁起就跟随评话名家杨莲青学艺,建国后任江苏省曲艺团艺委会副主任。他招待过国家重要领导人,还曾有过一对一说书的经历。“我的一位老听客非常爱听我说书,日日都得听,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对着他一个人说书,也挺有意思。”大家可能会好奇,在重要人士面前,他何以如此淡定、沉着,从未有过失常的表现。金声伯认为,要演好一场书,演员绝对不能紧张,否则肌肉会紧张,评说的曲目就不自然了,丧失了原汁原味。当然也少不了对生活的观察,生活中奇奇怪怪的事物都是可汲取的养料。

在六十载艺术生涯中,他不断对《包公》、《七侠五义》、《水浒》等长篇评话锲而不舍地补充、延伸、再创作,而且将《三国》中说表艺术之精华融入《包公》、《七侠五义》、《水浒》之中,刻意求新,精心雕琢。“因为评弹是口头语言,因而能常说常新,但绝不能改用普通话。”在金声伯看来,评弹在今后的岁月里,会再创辉煌,会成为吴文化再上一层楼的基础。他笑言:“前三十年看金声伯,现在就得看像盛小云这样优秀的中青年演员了,评弹一定会江山代有才人出。”

邢晏芝:雪中送炭,非锦上添花,潜移默化下传承评弹事业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邢晏芝退出书坛,走上讲坛,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以前在台上说唱评弹,总觉得与听众受距离之限,亲近的机会不多,现在就不一样了,常常和学生在一起练习表演,传授经验,学生们也喜欢找我倾诉心事,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邢晏芝觉得,自从踏上讲坛表演,学生就是自己的听众,更应尽力地将评弹艺术之精华传承给下一代。

“苏州评弹是传统艺术的瑰宝,值得我一生坚守。”邢晏芝说道。当三弦琵琶叮咚响起,吴侬软语娓娓道来,从那清丽婉转、韵律有致的词曲中,江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如现眼前,茉莉、丹桂花香迎面扑来。邢晏芝声腔中的那种“情动于中形与声”、“字字由衷、声声有情”的演唱,正是来自她对评弹各艺术流派的兼收并蓄和继承创新。

父亲的一席话始终伴随在邢晏芝的人生旅途上:“自己肚子里有东西才是真的,不要将自己的成绩建筑在压倒别人的基础上,应去提炼个人的东西”,她想到在父亲那个年代,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谁拿得出绝招谁就狠,大家都把评弹当作讨生活的方式。“可是现在评弹演员不研究评弹,业外人士反倒研究得很热火,可我认为,一项事业想达到制高点,必须有业内人士自己花心思认真探讨。”

如今,她大部分时间和经历都花在传承评弹的事业中,“从事教育工作是不能浮躁的,要有一颗恒定的心,不能有杂念。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这样要求他们,多利用空余时间对评弹文化、理论做深入研究,不能一味追求名利上的刺激,只有淡泊名利一些,为人刚正不阿,才能将评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保留下来。”

邢晏芝喜欢雪中送炭,不喜欢锦上添花,换言之,在学生需要她的时候,她总会第一时间对他们给予指导和帮助,尽所能地为其创造良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她想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观念、思想以及生活态度。

“票友们”与评弹的淡泊情缘

记者 陶瑾

台上,评弹演员以最专业的姿态呈现一场场艺术盛宴,他们永远是目光投放的焦点,明亮且光彩照人。殊不知,一直在台下静静欣赏评弹的票友们中很可能是人才济济,他们隔三岔五、相约好友前去书场听一段,长期受到评弹文化、说唱曲调的熏陶,票友们非但能哼出一两句,完美把握好全篇书目也说不准。

他们大多十分低调的,从事着与评弹毫无关联的职业,却对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甚至展开了深入透彻的文学研究。从某种层面上看,称他们为“票友”,远远不足矣,这部分人非科班出身却胜似专业水准,让人为之钦佩。在苏城的角角落落,存在着这样一类评弹雅士,他们从未显摆过自个儿的能耐,始终怀着一种淡泊平静、悠然自在的艺术情缘,慢慢地将评弹融入到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沈汛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副总经理

“不重视她,当成玩意儿;却很重视她,当成生活”

平时工作忙忙碌碌的沈汛,很少能抽出时间放在自个儿的兴趣上,说到他的兴趣爱好,可谓五花八门,写书法、收藏、唱评弹、做摘抄以及一些传统文化的研究都是他生活里的无限乐趣。“写小楷是我每日必修的一课,写字文化不是在表演,而是用形式去记录、抒写一些个人思想,不要想让它成为艺术,仅仅是工具。”沈汛说道,“从古至今,艺术作品要能经久不衰,关键是回归到本身作用,变得生活化了,比如千古流传的行书,300多年历史的评弹等。”

沈汛与评弹之间的情缘很早就应运而生了,从小结识并痴迷上了这门曲艺。他回忆起第一次参加评弹票友大赛,至今难以忘怀。为了上台,他认真选了曲目,演出着装等,花了不少心思。16岁的他穿着学生装,在台上端坐着,轻吸一口气,似乎在调整紧张的状态。台下五六百位观众,最前面一排坐着的,都是曾名振书坛的弹词名家,杨振言、张鉴国、余红先等,可见他的压力有多大。不过,他分外从容,只轻轻地拨弄了几下弦,唤来台下一个满堂彩,顿时让人惊呆了。

“现在从事金融行业,的确很忙,但我从未扔掉过自己的最爱——评弹,一有空,我会约三五成群的朋友去喝茶听书,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啊!我觉得,这是一种门的问题,当我放下手边的事儿,去玩评弹,仿佛推开了另一扇门,步入了另一个世界。认识传统文化,在工作中也有莫大的帮助,由于个人理财也讲求品牌建设,而我学习评弹,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品牌的价值与文化力是息息相关的”,对评弹颇有深究且称得上艺术大师的沈汛,从未觉得这是本事,他始终将评弹当成一种玩意儿,对它的看法也是十分随和的,“评弹的表现形式持久、牢固,能体现生活的情趣,影响人的生活形态,真正能够脍炙人口的还是小人物的刻画。我喜欢研究评弹艺术和艺术家,有非常认可的大师及流派。”聊着聊着,沈汛轻轻哼了几句,的确妙不可言。

据了解,历史上有过两次万人空巷的情景,一次是六十年代,徐云志说《三笑》,另一次是电视剧《上海滩》的上映。沈汛认为,评弹与书法都没有给人累的感觉,评弹的生命力存在于生活,相比大剧院,书场更是体现评弹生命价值的地方。“国家提倡文化复兴与社会和谐,想要真正为其做贡献,评弹就应走进社区,潜移默化地贴近百姓内心。评弹真正的存在就应进入到爱好者的血脉、生活中,社会各角落中,而不在舞台、录音磁带里”。

沈汛笑言:“我不重视她,当她是玩意;却又重视她,当成一种生活。”他悟到了评弹真谛,并认为,把评弹比喻成“中国最美的声音”利于其推广、传播,但不是最完美的定义,由于评弹的内涵、节奏非常符合人的生活气息,能保健养生,用“中国最有韵律的说唱”去诠释她,是沈汛心中最想表达的涵义。

陈如东 70后的苏州青年画家

“评弹,绘画中的一种挑逗,生活需要这样的留白”

陈如东在众人的印象里,是位富有艺术思想和艺术创造力的年轻画家,他在当代画林独树一帜。陈如冬对动物画情有独钟,以创作老虎而闻名。《沧浪十八景》是陈如冬创作的山水画,他通过一种山水气质的刻画,一览无遗地体现出苏州这方水土的神韵,所以说,他画花鸟和山水,好比是蒋月泉唱张调或是严调。

有谁会想到他也是一位评弹“发烧友”,对这门艺术是无比的钟爱,他谦虚地告诉记者,“我只会哼两句,很随意的,绝对不是行家。”陈如东平日里基本是在平江路上的画室里搞搞创作,常常在绘画过程中放点评弹作为伴奏,“虽说评弹与绘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两者都体现出一种韵律与节奏。评弹如同绘画里的一种挑逗,缓缓地流淌着,讲述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而绘画也是一种诉说,诉说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与向往。”

“准确的说,我没有刻意去学,听着听着,便能哼唱一二。如今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了,年轻人喜欢追星、看电影……,他们不妨调整心态,去欣赏评弹中的平民化情调。她就像是一面镜子,能起到教化作用。同时,这种文化符号会一直存在苏州老百姓的心里。”陈如东感慨道。

在陈如东的印象里,自己是听《三笑》长大的。上学时,走在平江路的石板路上,闻着河边的水汽,听着评弹婉转悠长的曲调,过着一种悠闲、亲切的生活。如今,晚饭后,他习惯沿着平江路一路散步到采芝斋茶楼,边喝茶边听书,偶尔到台上唱上一段,已然知足了。

他喜欢研究评弹的唱词,大多会认真去聆听,同时,他听得最多的还是老艺人的传统之作。陈如东说:“他们唱的就是轻松,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故事情节娓娓道来。听着他们的说唱,心率也变慢了,能感受到生活的细节,评弹就存在于苏州人的呼吸之中。”

画画需要留白,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样,在陈如东的脑海里,生活中就应有这样一种留白才好,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那些“走”出评弹的苏州艺人

记者 惜忴

从评弹学校毕业之后,一部分人会到评弹团从事与专业对口的演出工作,一部分则把所学到的评弹艺术和技巧作为一种特长,等待在今后的行业中发挥一些有用的光芒。事实上,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出”评弹之说,许多演员是浮游于评弹文艺圈与现有的职业当中,因此,他们必须掌握好“分身术”,才能在两者之间诠释最想表达的心愿,演绎完美的人生。

吴静(电视客座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格言:电视与评弹都是一个大仓库,互利资源,说出百姓最关心的事儿

吴静主持的《民生在线》是一档方言栏目,旨在推广吴文化,同时,她也是一位专业的青年评弹演员,颇具表演天赋与潜力。吴静告诉记者,“电视是一个窗口,评弹相对就是一个仓库,主持语言可以从评弹中吸取养料,更能贴近群众。与此同时,电视也能成为评弹的仓库,可以源源不断地把新闻热点,百姓关心之事插入到说书中,让听众产生共鸣。”

90年代初,是评弹事业的一段低谷期,很多演员选择转行,但吴静坚持地挺了下来。“在团的这些年,大到城市,小到乡镇、社区,到处跑码头,龙门要跳,狗洞也要钻。虽然苦不堪言,却扎下了一个一个苗。评弹对我而言,是一颗青橄榄,一开始青涩,尝到后面就甜了”,后来她终有机会到香港、北京等大剧院演出,一下子感觉自己的身价有点提高了。

据她透露,解放以前的上海滩,一位说书先生可以养活一大家子,文人墨客会帮助先生一同分析‘大雅’成分,而‘大俗’则表现在鲜活地刻画了市井人物。在吴静的艺术生涯中,显然将创作摆在了首位,《王府情仇》是她的处女作,走红了江浙沪,而《赛金花》的创作可谓一部“盆景书”,“我可以从中挖出几段段子单演”。吴静对好的演员分外欣赏,能激发出她的创作激情,从而为演员量身定做地去写作品,就像裁缝得选好模特一样。“有时我与优秀的演员谈论剧本,甚至谈到废寝忘食,他们能够给我创作灵感,与他们多多合作,便能熟悉演员们的不同风格了”。

然而主持中,看不到观众的反馈,只能做到心中有观众,想象他们的会心一笑。吴静说:“我会尽量以一种贴心,谈家常的方式与观众见面,多把自己放到台下,看看观众喜欢什么,因地制宜地融入网络语言与现代时尚。”事实上,主持与评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主持相对要求更高一些,得争分夺秒、思维高度集中。吴静能在两者间自如、稳妥地变幻角色,是不易的。

王云峰(山塘书院创办人,苏州茶楼茶座餐饮专业委员会会长)

格言:评弹,将苏州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谱上了曲,会在苏州土地上放出更亮的光

从小娱乐活动极少,陪伴他的只有有线广播,王云峰就从广播中收听大书。文革后,他到过影院听书,“那时可火爆了,是我唯一一次进书场。”1983年从评弹学校毕业后,之后的五年王云峰一直在跑码头,1988年离开评弹团,之后开始了小规模的创业。后来应邀去过大饭店为外国人说唱开篇弹词,很好地弘扬了苏州评弹。

2005年7月他创办了山塘书院,绝不仅仅是将评弹作为助兴小品,可是绝对的主角儿。王云峰表示,由于观众大部分是外地人,因此采用打字幕的形式,到美国表演就用英文打。现在多以商务接待为主,他想将书院打造成苏州文化的小窗口,通过书院对评弹的展示、传播,让更多人去了解这门雅俗共赏的曲艺。“我想提高评弹的档次,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老年人,成为退休老人的一种福利,应培养一些富有学问的中青年听众,群体细化,不能让艺术廉价。”有时,应老听客之邀,他也会上台即兴演几段,一兴起会来一曲“杜十娘”,或者薛筱卿薛调“紫鹃夜叹”等。

回忆起一次有趣的经历,王云峰笑着说:“我教过一个日本人唱评弹,大约有两个月之久,每周他会来一次,后来才得知他是为了在婚礼现场为妻子表演。”

“评弹可以调节人的精神状态,使人不由自主地安神,得到暂时的精神放松,让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我希望在苏州这块土壤之上,通过书院这扇窗,让评弹放出更好、更亮的光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