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在一场接一场的秋雨中逐渐远去,刚刚结束的夏季集训留给上海评弹团演员们的收获却太多太多。过去10天的封闭式集体生活,演员们穿上印有“初心”二字的T恤为成为“明天的台柱”蓄力。这两天,大家纷纷背上琵琶与三弦,赶到长三角各大书场开始了长篇演出,受前段时间集训的生物钟影响,搭档们自觉过上了7点钟起来吊嗓子的生活,也重新带着对评弹艺术的激情和忠诚“满载而归”。
增强文化素养
评弹团夏季集训走到第10期,今年45岁以下的青年演员全部参加,苏州评弹学校的学生也主动报名前来,50多人的阵容成了建团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夏训。课程开设和考核内容也都全面“加码”,系列讲座不再局限于本专业传统知识,而是尽可能地帮助青年开拓视野,从走进海派京剧到了解城市精神,为青年成长提供吸收养分的沃土。京昆里讲究手眼身法步,评弹演员哪怕只撷取一分,都可以在舞台上闪光十分。培训班特邀上海京剧院演出二团副团长孙伟为青年们上了一堂戏曲身段基础课,压腿、踢腿、跑圆场、拉山膀,大家学得相当扎劲。
课间,大家人手一本《中国文化常识》,为的是顺利通过今年新增的文化考核。最后的考卷也出得妙趣横生:选择题例如,在电视剧《知否知否》中,齐国公府、忠勤伯府、宁远侯府,三家依据门第高低排序是?填空题例如,评弹的噱头可分为哪两类?论述题例如,如何理解陈云同志强调的“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在评弹如何面对年轻观众的问题上谈谈自己的看法。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解释考卷用意,评弹演员应该是杂家,博古通今才能在台上谈笑风生。
此外,还有首次加入的“命题创作”考核,为的是增强演员讲故事的能力。演员们在一周时间内择一限定题目,可根据“黄台之瓜”这一成语典故,也可根据《诗经》名句“常棣之华,鄂不韡韡”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素材,运用评弹艺术的表演手法,将其改编成微型短篇书目进行表演。青年演员直呼强度大,考核包括长篇书目、乐器弹奏、文化考试、还要创作表演。光是创作这一项,就有人三天想了三个版本,极大激发了青年演员的潜力。
不忘创作《初心》
夏季集训期间,中篇评弹《初心》剧组全体编剧、演员进行了封闭式排练,内部联排结束后,编剧周亚君、吴新伯根据演员排练情况连夜进行剧本修改,对文本在剧情结构、悬念设置、唱段安排、语言叙述、细节展开、角色塑造上不断打磨。演员们也在二度创作中进一步挖掘人物内心活动,红、蓝两组演员同时排练,常常1个上手要搭3个下手,从上午7点忙到深夜11点是常有的事。
全团上下齐心排作品的精神也在这部作品里一以贯之。当初创作中篇评弹《蒋月泉》的时候,演员在团里演,其他人就围坐在下面听,有人听得泪眼朦胧,有人听得眉头紧锁,大家提起意见来都是直来直去,说得连资深演员都开始质疑自己:我怎么不会说评弹了?但恰恰是这样的创作环境才能出作品。
这次集训尾声,红、蓝两组演员各完整联排了一遍,团里退休的老艺术家都赶来提意见。两组人从1点演到6点,场地座位有限,大家就在地上围了一圈坐着看完,吃好晚饭立刻开始讨论,生怕晚一点有些关键意见会忘记。短短的几个小时,还真解决了剧本里的两个难题。9月30日,这部作品将在兰心大戏院首演,主创们还将在演出前再进行一次封闭式排练,力争使其成为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剧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