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气,奔去无锡,观看新作品首演,大型音诗画,评弹《徐霞客》。
“徐霞客”三字,于我,有雷霆万钧的吸引力。终于,有人瞩目这位近在咫尺的千古奇人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一部《徐霞客游记》是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一般的不朽著作。亦颇好奇,评弹怎么会拣中了徐霞客。主创人员的回答朴素而耐人寻味,因为他是江阴人,而今年是他诞辰430周年。江苏古往今来人文荟萃,不知多少巨人隐现于历史长河,对后辈的艺术咀嚼来讲,简直是挖掘不尽的钻石金矿。而以博大精深的评弹手段,描述繁丽如锦的江南人格,这是何其高妙的主意。
至于大型音诗画,于评弹观者,颇费理解,不知是何样的机关?吃字的人,不免联想起《东方红》,那个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倾一国之力打造,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评弹《徐霞客》首演呈现于无锡人民大会堂,略略古旧的一所会堂,炽热的天气,暮气沉沉。制作人夏吉平事后呵呵,我亦想去大剧院首演的,可惜,我租不起啊。不要紧,幕一启,刹那芳华,有惊艳之叹。帘虚,日薄,花竹静,舞台典雅,婉媚,娇云浓暖,百般江南。赞一句,评弹有史以来最美舞台,恐怕不算过份。然而,如此秀妍的舞台,很怕变成一台花花架子,有得看,没得听,弄巧成拙,那便尽失评弹的精华了。这份小小担心,很快被证明是一场无妄虚惊。全场八个章节,融入评弹十三种流派唱腔,从刮辣松脆的琴调,到亢昂如烈酒的张调,从婉转娥眉的侯调,到顿挫跌宕的杨调,五男五女,十位美若仙子的中青年演员,一一呈现得饱满富丽,神完气足,这是一个过足戏瘾,饱足眼福的良宵。莎士比亚固然伟大,威尔第固然了不起,而2000年的苏州,400年的评弹,岁月光华萃取的一句铿锵,一抹转折,一声戛然而止的煞尾,绵绵传到今时今日这一代手里,依然高明无匹,依然痛快淋漓。中国人的好东西,我们终于懂得。
特别要说一句,五男五女十位演员,各自唱各自拿手的,缓缓听过来,真真一曲比一曲精致,一折比一折过瘾。让我无端想起帕米尔高原,峰峰相连,处处皆高。十位优秀演员,亦如帕米尔高原,峰峦耸立,处处皆高。
评弹《徐霞客》,于舞台格局上的突破,亦令我深为惊奇。一男一女两位说书人,贯穿全场,讲述徐霞客一生伟业,从宏阔入手,气势浩荡,有澎湃江河万古愁的壮美。而八折戏,劝游,餐霞,阻行,访木,思夫,践诺,溯源,托稿,演员成双做对,以评弹传统的体式,精致的流派演唱,于细处磨炼,百转千回,戏味浓郁。这样一种格局,通俗来讲,似一套歌剧,亦似一台主题演唱会,一下子,将评弹的可能性拓展得很宽广,任何的人物,任何的故事,皆可以套用这种格局,传统评弹的叙述能力,有了另一种的展演。而其中略感可惜的,是牺牲了评弹的噱。
今日的评弹,已经进入全字幕时代,舞台上一字一句,全部有字幕呈现,完全荡平了欣赏上的语言障碍。全场美轮美奂的服饰,赏心悦目,大气堂皇,十分衬得起徐霞客千岩秀、万壑流的人生主题。而全曲目的配乐,除了一部分的交响之外,评弹固有的琵琶弦子与中阮,竟然由全班最厉害的老演员们默默担任。闻言非常震惊,这全班清一色的超级大牌,包括本剧的艺术总监、作曲以及唱腔设计和艺术指导们,隐在乐池内为台上的年轻演员们伴奏,戏后连谢幕都没有,节目单子上亦是一字不提,这在舞台就是生命的演艺界,实在是匪夷所思。隔日跟我偶像秦建国先生建言,戏结束了,应该伴奏们也上台谢幕,让观众看见一下。偶像讲,不好不好,不谢幕,在乐池里,穿汗衫都没关系,要谢幕,还要穿好衣裳。一句轻描淡写,一切置之度外。
而此作品第一功臣,当推制作人夏吉平,能够倾力集中当今评弹界大把顶级好手,调度上佳的舞美音效多媒体资源,鼓励青年演员们于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于没有空调的集训地闭门排演一整月,眼力能力魅力,力力相持。古老的评弹艺术,邂逅如此的人才,真是焕发。
徐霞客一生以披荆斩棘的独立探险闻名,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至,评弹人在创作这台《徐霞客》上,亦深得徐氏精神,于评弹的领域内,勇敢探险,有胆有识。徐霞客的毕生杰作《徐霞客游记》,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同样的美誉,献给音诗画评弹《徐霞客》,一样凛凛担得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