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本周五举行的评弹专题晚会,年近七旬的余红仙自己坐火车从上海到无锡参加记者见面会。“无锡我是常来的。”这位被评弹界誉为“金嗓子”的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近年来往返锡、沪两地,小范围进行演出,参与了天韵书社的重开,也经常与无锡同行交流沟通。而她最难忘的是50多年前在江南第一书码头――无锡书码头登台的场景。

“干我们这行的,背上三弦,就在各个书码头奔走,当时无锡的书场在江南一带是非常出名的。”余红仙回味起和无锡的渊源。1955年,只有16岁的余红仙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来无锡登台,凭借音色明亮,高低裕如的唱腔一炮而红,受到观众的热捧。“当时好的弹词艺人都会到无锡这个书码头摆擂台,技艺不行的再也无法第二次在这个“码头”靠岸。”余红仙至今还记得她曾经表演过的北大街书场、蓬莱书场、和平书场,以及评弹爱好者进行书评的“公花园”(现城中公园),“几乎每天一大早,就有一批书迷就在城中公园对昨天各场的表演评头论足,‘昨天有个上海来的余红仙唱得不错,蛮有味道’,就这一句话,观众认可你了,之后的表演才能站得住台,有人听。”余红仙笑称,在评弹的黄金时代,她们这些演员都是要竞争上岗的。

如今的余红仙早已不是50多年前青涩的弹词少女,但对弹词艺术的热爱让她谈及此仍自然流露出无限活力和热情,“只要无锡评弹需要,出人出力我们都愿意的。”她自豪地告诉记者,继苏州评弹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的第二届非遗评选,上海评弹已经基本通过,浙江评弹也在后续跟上,“评弹并非苏州一地特有的曲艺文化,无锡也要动起来,重现书码头的盛景啊!”

余红仙曾经也对弹词艺术的发展产生困惑,甚至感到落寞,但近几年不断回升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家对民族艺术的倡导、保护,让这位老艺术家在花甲之年又重获艺术青春,去年举办的从艺55周年个人评弹专场,在沪上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还有很多年轻观众来捧场,“对待传统艺术,需要的是不懈努力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为了弘扬评弹艺术,余老师担任顾问的上海评弹团的国家级演员们,送课进校园,让年轻人抛却对传统艺术的偏见,真诚地面对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在体制上,上海戏曲学校开设了评弹专业班,现在的年青一代弹词从业者不再是以往一把三弦走四方的卖艺者,而是拥有大专甚至更高学历的文艺专才。

余红仙的弟子石丽娟毕业于苏州评弹学院,但是,无锡评弹并没有给她一块丰腴的生长土壤,早已远离评弹舞台的她将在周五晚上一还夙愿,与恩师同台演出。谈及无锡评弹的现状,曾参与天韵书社重开的她十分惋惜,“无锡评弹院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牌子还在,可演员已经不多了,即便是天韵书社,也是以低成本、甚至亏本在维持着群众的文化需求,这终究不是评弹发展的长远之计。”其师余红仙认为,无锡评弹的发展可以借鉴上海经验,通过大众化的传媒途径,培养观众,借助人才的引进培育,强化根基,“所以我说,有什么需要,我们愿意帮忙。”

最后,余红仙打趣地说,“希望周五晚上,我的老书迷要来,更希望年轻的粉丝们也来。”(高飞)

(摘自 《无锡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