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这两个曲种,从形成到现在的几百年中,从来就是在书场演出长篇书目的,以演出长篇书目为存在形式和生存方式。苏州评弹长篇书目的传承、创新,就是苏州评弹流传发展的历史。
在苏州评话、弹词的历史上,曾经演出过多少部评话和弹词的长篇书目,现无考。数量很多,但每部书流传演出的时间,长短不一。一部新长篇的创编演出,有的保留的时间很短,演出时间不长。一部新长篇能演出几年,算是有成绩了,能演出十几年、几十年,就很有成绩了。能长期保留在书台上不断流传演出的长篇书目不多,要有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苏州评弹却有几十部已经流传一二百年的传统书目,有的至今尚在书台上流传演出,可见苏州评话、弹词的历史悠久,艺术积淀深厚,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苏州评弹的传统书目和传统艺术应该受到保护,应该珍惜,应该努力传承创新。
二
苏州评弹的传统书目和保留书目,在书台上长期流传、反复演出,既是传承,又是创新。苏州评弹的长篇书目传承创新的历史,就是发展提高、臻于成熟的发展史。
说书就是创作,把故事讲熟,讲得更加生动、丰富,对故事不断有新的解读,使故事更合理、人物更丰满、形象更生动、更有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常说常新,即不断地在传承中创新。众多的演员,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书台上逐渐积累了一批多种题材的长篇书目。说同一部书的,有了“各家各说”,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
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因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演员的思想、艺术水平有高低,艺术上的追求有不同,因此有高低雅俗优劣的不同趋向。艺术的流变,应努力追求愈说愈好。同时,部分淘汰,也是必然现象。
三
传统书目和保留书目在传承中,一部分因脱离群众而被淘汰,因缺乏创新努力而受到冷落,逐渐离开书台。时代前进,社会发展,评弹艺术要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生活、新的人物形象,所以,创编演出新的书目,是评弹艺术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艺术求生存的必由之路。
创编演出新的书目,经过努力,使之成为书台上的保留书目,就能进入上述评弹传承创新的发展流程。传统书目、保留书目的传承创新,和新创编的书目争取成为保留书目的努力,这是苏州评话、弹词传承创新的一体两面。
但是,多年以来,有一种认识,认为只有创编新书目的演出努力,才是创新。这种认识是脱离评弹创新的实际的,是片面的。新创编的书目要在演出后接受检验,能否保留在书台上、保留在书台上的时间长短,都要接受检验。如果只是上一次评奖和下一次评奖之间创编的新书目,才算创新,这对评弹的长篇新书目的建设和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演几场就丢的,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短小节目。
四
我们对苏州评话、弹词书目传承创新的历史及其规律如何认识?已经形成的历史规律,是否继续有效?在书场里演出的评弹长篇书目,已经在衰落,能否保护、生存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过下面的一段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州评弹的传承创新,能否按既有规律,在原有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呢?我们还有没有这样的“评弹自信”呢?
在客观上,由于经济发展、交通发达、人口迁移、方言淡化、地方文艺趋同,苏州评弹逐渐失去群众基础,所以,苏州评弹需要保护,争取生存。
在1949年后,因对民族文化、传统文艺的重视,对苏州评弹的保护、传承,有相当的成绩,保存下一批传统书目,到现在仍然生存在书场里,仍然以长篇演出为主。但有脱离传统、脱离群众的缺失,虽然有过几段很兴旺的时期,但总趋势是在不断衰落。
应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明确苏州评话、弹词及曲艺的特性和艺术规律,尊重规律。苏州评弹应该面向群众,面向书场听众,主要为他们服务。有一种认识,说曲艺是中世纪的产物,现代曲艺应该是走向大舞台的大曲艺,要搞“洋大新”,不像原来的样子,才是创新,说不要怕“四不像”,不要传统才是创新。但脱离传统的创新,是浮躁的表现。急于创新,出精品,制造轰动,急于争奖,让不少人放弃苏州评弹传承创新的应有努力,离开评弹固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评弹还能保护下来,在传承创新中发展吗?
五
按苏州评弹传承创新的艺术规律,保护、发展的当下任务,应该是:按非遗保护的要求,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书目;对尚在流传的,适当延伸、补全,抢救一批可能继续传承的传统书目;分批帮助提高保留书目的艺术水平,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总结交流长篇书目书场演出的经验,提高思想、艺术水平。明确苏州评话、弹词是语言艺术,提高说书的语言文学水平,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主要要求,以创造想象的艺术形象为目的。模仿角色、模仿动作为辅助手段,评话、弹词的表演,是演员的表演,不是角色表演,并不以创造具象的形象为任务。说书不是演戏。说书的是演员,企图用模仿动作来塑造具象的角色形象,会弄巧成拙。建议演员多看小说,多读历史书,了解历史,提高文学水平。说历史题材的书目,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是过去人的话,说书人的语言和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要严格区分,历史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不应现代化。
艺术形式的创新,应注意保持形式的相对稳定性。评弹要像评弹。
重视抢救、整理,保护好传统书目和保留书目的演出文本,保存好各种艺术资料。
坚持苏州评弹的传承创新,以长篇演出为主。长篇是根本。其它多种演出形式,也应适当满足需要,但不能本末倒置。离开了根本,保护传承成为空话,创新成为变异。
长篇及其它多种形式,都要为听众服务,满足听众需求,能受到听众欢迎,对听众有益。那些得奖而不为听众演出的、很少为听众演出的作品,有何意义?
苏州评弹的中篇形式,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应该很好总结。中篇的演出很少,经常只占评弹演出总场次中的百分之几。中篇演出的戏曲化倾向,削减了苏州评弹的说书特性,没有建立保留书目,很少有能重复上演的书目,不能进入艺术传承创新的流程,说明这种形式尚很不成熟。
六
苏州评弹的传承创新,是推陈出新的努力,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途径。
推陈出新的陈,指传统。在传承创新的流程中,应包括传统书目和传统艺术,还包括1949年后形成的保留书目。传统书目中有精华和糟粕,还有中间地带即无害而艺术上有益的部分,就内容而言,应该在传承中整理出新,内容不好的部分,逐渐去掉,好的部分,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整理提高,这就是出新。传承创新,有书目内容的改变,出新提高,有质的改变,更多的是艺术上的出新和提高,量变和渐变,而且是循环反复的渐进。艺术的爱好、欣赏趣味,因时、因人有不同,艺术爱好的多样性,不能简单化。
“推”不只是指推翻,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和无害的部分,其思想和艺术,经过传承创新,取得新的认识价值,不断提高,这是对传统的创新,在传承中的再创造,是提高和推崇、推进和发扬。时代前进,社会进步,努力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后人的奋斗目标。但文化艺术以积累为主,出新是积累,不一定要取代。只重视创新、重视传统书目的传承出新,是片面的。割断传承和创新之间的联系,空中楼阁,不可能传承。
而且,艺术创作并不总是后人超过前人的。前人创作的经典作品,后人未必能企及,更不要说超过。对前人作品,应该放到前人的时空中去评价。后人对前人作品的改编、再创作,应该放到现代的条件下来评论。轻易判断说超过了前人,往往是很可笑的。
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包括了决定艺术特色的形式和方法的传承创新。苏州评话是曲艺的一个曲种,苏州弹词也是曲艺的一个曲种,作为曲艺,它们有共同的艺术上的质的规定性。“评弹要像评弹”,就是对评弹传承的要求。艺术的传承、创新,在艺术特点、艺术形式,艺术方法方面,要求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对艺术家来说,是很高的要求,要明确地认识、熟练地掌握所从事的这门艺术的特点、规律和形式、方法。创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艺术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且,创新脱离了传统艺术形式的要求,“评弹不像评弹”,将脱离群众,创新成为空中楼阁。“评弹不像评弹”,创新成为变异。
进一步说,如果不重视、不努力做好长篇书目的传承创新,把评弹保护、保存在书场的演出中,评弹艺术的衰落,将日甚一日。脱离传统的创新,将加速艺术的衰落。
合规律的创新,是艰难的。随意创新是容易的。合规律的创新,是艺术的发展提高。不合规律的创新、盲目创新,这种随意性,只能加速艺术的衰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