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让相声逗”平江相声大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封箱”会演。没有市场炒作,也没有赠票,仅通过网络、QQ群、现场购票等方式,400多个座位的剧场内竟然座无虚席。而且年轻观众成了“主力”人群。这样的场景在苏州传统的本土艺术中并不多见。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表演团队,一个被称为“舶来品”的外来艺术为何能聚得如此人气?
现场:平均每五分钟笑场一次
封箱演出是戏曲界“行话”,原是京剧等戏班的旧俗,指戏班年终休息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封箱之后,便不再演戏,将各种演出用具整理归箱,贴上“封箱大吉”的封条,至来年“开台”以前,不得再开箱。
“嘻哈一笑堂”相声大会的“封箱”演出通过网络传播后,400多个座位很快就“一票难求”。家住园区的张女士带着儿子来到现场连称庆幸,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之前在平江路边上的茶馆里听过相声社的一次表演,当时就很感兴趣。这次她在网上看到了相声社的封箱演出的“帖子”,一开始是因为儿子要上课,便迟疑了一下,结果等她把儿子的课程调整好了再想买票时,则被告知票早卖光了。但耐不住张女士的“软磨硬泡”,演出方答应可以到现场“加座”。而在现场,记者仔细观察,观众席上,从白发老人到调皮幼儿,观众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年龄段,而其中25-35岁的观众居多。平均每五分钟笑场一次,让现场观众过足了瘾,整个演出过程鲜有提前退场者。而自编自创的节目个个与时俱进,“让子弹飞”、“我爸是李刚”、“张飞来了不给力”等新鲜词汇都被编进了段子里,苏州科技大学的教授也前来捧场,现场献艺。
背景:即便只剩一个观众也照演不误
“封箱”表演的火爆,让主办方都始料未及。然而谁又知道仅仅两年前,这支年轻的团队还“举步维艰”。
高泰是相场大会的“四位元老”之一,“最初我们都在苏州公益网当义工,去敬老院慰问时经常要组织一些节目,而喜欢相声的年轻人,便慢慢聚拢在一起。”高泰告诉记者,像大春原来就是学校话剧团的,四平,是东吴相声社的发起人之一。在“嘻哈一笑堂”,高泰的艺名叫“石头”。他曾拜李金鹏为师,在南京成名的凉爽都是他的师兄。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还在读初中,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而高泰则是最年长的。
相对于吴侬软语的评弹、昆曲来说,“舶来品”的相声缺少本土根系,然而凭着一腔热情和兴趣,这群年轻人就这样不急不躁地“沉迷”其中。一开始没有场地,他们四处“漂泊”。2009年8月,苏州相声大会——“嘻哈一笑堂”正式落户平江文化馆,而且固定在每周六的晚上7:30——9:30进行演出。“最少的时候我们八九个人面对的观众只有一位,”高泰告诉记者,即便这个时候,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他们也会坚持到底。相声大会的演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所有的演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没有报酬,他们也无怨无悔。
延伸:嘻哈一笑堂能否成为苏州的“清口”
演员从最初的4位到现在的十几位,而每场演出观众从最初的数人到现在的数百人,如今“嘻哈一笑堂”相声社在长三角地区也小有名气,不仅有了专业的“粉丝团”,而且来自南京上海的业内人士也常常来交流捧场,技艺自然是越练越精湛。见证了“相声大会”的成长经历,平江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朱振国告诉记者,最初“收纳”相声社落户平江,原来只是想为平江底蕴深厚的戏曲文化添加一些色彩,没想到现在这么热。与传统艺术越来越难吸引年轻观众相比,相声大会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
朱振国告诉记者,“嘻哈一笑堂”越来越多地融入苏州的本土文化后,有望成为苏州传统艺术的“新枝”,目前在大儒巷的演出场所已经有些局促,今后将移师平江科文中心120人小剧场,定期演出,作为苏州市民与游客一道假日休闲的“开胃小菜”。而据高泰称,传统正在成为另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中山装、玩古董,而其中他们也看到了商机,目前他们正在筹划在苏州开办相声培训班,“并不是要培养相声演员,而且在传递相声知识的同时,从语言和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能力的培训提升。”
(摘自 《姑苏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