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的故事源远流长 著名评弹作家朱寅全访谈录
评弹是文艺的轻骑兵,反映快速多变的改革开放生活,最有长处。她不需要搭多大的台,要多少的音响舞美伴舞伴唱,完全靠一二个艺人,一二把三弦或琵琶,就能生动到位。
我是个勤快而幸运的人
晚报会客厅:朱老前辈好!想来想去,除了这声发自内心敬重的“前辈”,还真不知怎么称呼才是最最准确的。你为苏州评弹写剧本,写开篇,写小说,写电视,写评传,真应了人称“五色土”一词,好像用某一种单一的角色都不足以表述你对评弹事业的贡献。
朱寅全:哈哈,那就称我是一个评弹爱好者得了!人们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话非常准确,很科学,我的确是被“爱好”这位老师牵手进了评弹的门,才做出了那么一点点事情的。我出生在太仓双凤镇,自孩提时代起,最大乐趣就是随祖父、父亲提了灯笼去镇上的“双园”书场听书,其实听书是假,吃些花生米之类的零食是真,但慢慢地我就被书坛上说唱的生动故事所吸引,成了小小书迷。后来,我从太仓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常熟做了教师,校长,由于爱写作,发表了不少东西,就从学校调任文化站,做了站长。1961又调到《常熟县报》,做记者,成了你们的同行。后来,报纸停刊,1962年夏,我被调入常熟县人民评弹团从事评弹创作,第一次从书迷成为专业编剧。当时评弹界传统书目较多,曾把《野火春风斗古城》、《党的女儿》等脍炙人口的革命斗争故事搬上书坛,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但也有某些不足,那就是反映近代生活的书目不多,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缺少。领导调我到这个岗位,是对我一支笔寄下厚望的,希望我能写出一些近代书目来。我当然十分热爱这个岗位,一方面经常往农村跑,捕捉信息,学习采风,积累生活,一方面在与评弹艺人近距离的接触中,了解评弹创作的规律和各种流派唱腔的特点,从此与评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想这一结缘,就从一而终,一辈子分不开了。
晚报会客厅:你的写作很勤奋,作品多,总有一些铭心难忘的经历吧?
朱寅全:我想我算得上是个勤快人吧,我同时也是个幸运者。 1963年,著名作家吴强,就是长篇小说《红日》的作者,由上海到常熟挂职,任县委副书记。他十分注重文化工作,他知道我依据梅李公社社员刘凤凤的先进事迹创作了中篇弹词《梅塘姑娘》时,很感兴趣,当即要去我的稿子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我根据他的建议连夜修改,感觉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在他的关心下,评弹团投入力量排练,当年10月下旬参加了在昆山举行的苏州专区评弹现代书目会演。我创作的这个节目受到同行和听众的一致好评,认为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蓬勃干劲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为创新说新开了个好头。你看,起步能得到这样的大作家指点帮助,我有多么幸运?
当年底,我参加了全国曲艺创作座谈会。在会议中途,常熟评弹团作为一支“创新演新,为农民服务有成绩”的曲艺团队被特邀进京,为全国曲艺创作座谈会作观摩演出,无论常熟县委领导、常熟评弹团、还是我本人,都深感欢喜。演出在文联礼堂、前门饭店礼堂、政协礼堂三个地方进行,听众中有夏衍、阳翰笙、阿英等领导和赵树理、侯宝林、骆玉笙、马三立、高元均、许广平、李润杰等文艺界名流。除此之外,还在西单剧场举行二场对外公演,并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南北方曲艺交流演出。虽是寒冬腊月,但前往听书的人还是纷至沓来,兴致勃勃。在京期间,我创作的短篇弹词《探女》还应邀于1964年1月8日至北京电视台作直播演出。这些使我深受鼓舞。当时,我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在社会主义曲艺战线上当一名新兵》的文章,表示我对搞好评弹创作的决心和信心。
我记得,赵树理当时是中国曲协的主席,他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一定要扎根下去,才能获得真正的大丰收。一晃快五十年了,想起来就像昨天一样。我觉得,他的这番话,对我后面的人生路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经历,当然是我铭心难忘的。
开篇创作相对讲究短、平、快
晚报会客厅:像你这样对艺术痴迷的人,“文革”中一定免不了是要吃了点苦头的吧?这种苦头,对坚强者,恰恰是一种成全。
朱寅全:对,我很同意你的这种观点。“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用美好心愿所描绘的美好计划被彻底粉碎。在造反派眼里,评弹是靡靡之音,与革命格格不入,自然被扫入铲除之列。周扬打倒了,受过周扬表扬并与之握过手的我因此被批作“小周扬”。后来,吴强被打倒了,我又被批作“小吴强”,还扣上一顶“文艺黑线专政论的代表”的帽子。评弹团撤销了,评弹艺人被东赶西逐。 1969年12月的一天,我提着简单的行李,被下放到任阳马沙这个田多劳力少的苦地方。我心痛,困惑,也不满,但并没有因此消沉,我告诫自己万不能因磨难而蹉跎岁月,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所热爱的生活之路。评弹不能搞了,但笔还在自己手里,何不借此机会,积累生活,为以后搞文化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又一次想起著名作家赵树理对我说过的话:“要准备反映农村生活,必须寻找一个生活据点,和那里的乡亲们常来常往,只有熟悉了他们,才能让他们的鲜明形象跑到你的作品里来。 ”我与当地百姓同甘共苦,四年多的日子里,我不但熟悉了农民的生活,更要紧的是我的思想感情与农民完全融为一体了。 1974年初,我接到了回城分配工作的调令,重新执笔搞评弹,我的作品比较有生活气息,比之前有了质的飞跃。还创作出版了反映评弹艺人生活的长篇小说《琴州三姐妹》。从这点说,我感谢苦难。
晚报会客厅:常熟有恩于你,你也报答了常熟。
朱寅全:1964年,我深入生活创作了以消灭血吸虫病为题材的中篇《绿水湾》,在江、浙、沪演出,影响较大。 1977年10月,我创作了反映常熟抗日斗争的中篇评弹《琴川霹雷》,在上海西藏书场公演20场,场场爆满。 1978年2月,一纸调令将我调往苏州地区剧目工作室专门从事评弹创作,从此我有了更高的平台,更开阔的视野。但人虽然离开了常熟,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怕是虚构的作品,我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想象的生活场景放在常熟。1982年,我创作的短篇弹词《请你吃糖》,是一部反映新时期农村婚俗变化的作品,很受听众的欢迎。我的《姑苏情》开篇集一书中,《桃源春霁》、《剑门奇观》、《红豆情思》、《绿毛龟趣》、《读书台畔》、《绣娘情深》、《春来茶馆》、《尚湖彩蝶》、《阳澄湖畔》、《芦荡情思》等,都是来自常熟的材料和灵感。
晚报会客厅:前些年你担任行政工作时,报纸上还经常能读到你的开篇,语言优美,有诗意,切合当时的形势和时尚,即便没有听到评弹演员的说唱,光读读也是一种享受。你对这一门类情有独钟啊!为什么?
朱寅全:是的,我在开篇的创作上是很投入的,也的确尝到了甜头。那些年,我历任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兼编剧、苏州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兼剧目工作室副主任,1992年,我当选为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工作岗位和性质的变化,不改我对评弹艺术的热爱。我倡议与参与组织了江、浙、沪评弹艺术节、苏州、扬州、徐州每年举办的“三州书荟”;组织了全市评弹青年演员大奖赛;三上北京,在颐和园苏州街上办了嘉荫轩书场,使一百多评弹演员轮流进京演出。另外,和龚华声合作、创作和拍摄了电视连续剧《书王与乾隆》。在评弹写作上,我始终实践着心中的诺言:平时工作假日写,白天上班晚上写,抓住空隙不停写,积累素材退休写。这些写作中,开篇创作相对讲究短、平、快,所以占有很大的分量。
晚报会客厅:难怪你写了数以百计的开篇和短篇!最难忘的是哪些作品?
朱寅全:凡是自己花心血写的作品,都是难忘的。其中,参加全国曲艺会演获得一等奖的《请你吃糖》评弹首次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百机闹春》,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奖的《姑苏水乡》,获得首届蒲公英金奖的《美丽的小公鸡》,获得全国少儿曲艺电视邀请赛一等奖的《快乐的小小马》等,是有些分量的作品。我要感谢参加这些作品演出的演员们付出的心血,没有他们的努力也是不会获奖的。
天堂苏州的故事写不完唱不完
晚报会客厅:你觉得评弹发展到今天,在创作上最值得弘扬的是什么?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
朱寅全: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要弘扬的和要加强的,可以是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主要立足本土题材,兼及其他题材。再说,评弹是文艺的轻骑兵,反映快速多变的改革开放生活,最有长处。她不需要搭多大的台,要多少的音响舞美伴舞伴唱,完全靠一二个艺人,一二把三弦或琵琶,就能生动到位。那么,开篇的创作表演非常重要,非常“给力”。你想啊,评弹用的是什么语言?苏州方言。评弹的听众是什么人?苏州及周围的能听懂苏州方言的人们。从我们前面所说的新闻现象来说,读者更关心的,是离自己近的新闻,这叫新闻的接近性。你评弹说的都是外地的人,外地的事(当然,我绝不是说不可以说外面的人事,外面的题材,我只是强调要立足本土为主而已),那与听众是有隔阂的。就像你们的新闻言论一样,身边的热门话题,才是最吸引人的话题,才是读者听众最感兴趣的。我近年创作的《灯火阑珊》、《网恋》、《三黄事件》、《吓煞人香》等短篇,和《夜游水天堂》的对唱及开篇《廉石的故事》都反映的是苏州的风情,比较贴近生活,贴近听众。不久前编写的《走近常德盛》、《三进蒋巷村》等,就在蒋巷村里唱,就在常德盛的身边唱,听众们就会感觉比较亲切,自然会受到欢迎。天堂苏州的故事素材多得很,写不完演不完唱不完,不但已经出了很多大家名家,而且还会出很多的大家名家。源远而流长啊!
晚报会客厅:眼下手头在创作什么?看你身体很好,宝刀未老,真是广大听众的福音啊。
朱寅全:谢谢。我退休已经十多年了,笔耕五十春秋,但创作的欲望不减,热爱评弹的深情不减,担任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当过“中国评弹艺术节”和“江苏省曲艺节”评委,还被胥江曲艺团聘为名誉团长。虽然组织上下达的创作任务少了,但民间请我帮助创作评弹节目的任务多了,先后为各县市区编写创作了近百个短篇、开篇、小组唱等作品。此外,还为著名评弹演员写评传,如《邢晏芝与“小白菜”》、《金声伯艺海扬帆六十春》、《书坛佳丽盛小云》、《云中仙曲弹词王——蒋云仙》、《赵开生与评弹“蝶恋花”》、《含辛茹苦辟新蹊的侯莉君》等,都已在各种报刊上发表。
朱寅全小传
太仓人,毕业于太仓师范 。曾先后任小学教师、扫盲干部、文化站长。 1961年任《常熟县报》记者,1963年调评弹团从事创作。“文革”后调苏州地区文化局创作室,后任苏州地区评弹团副团长。地市合并后,任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苏州市文化局艺术科长兼剧目工作室副主任,1992年当选为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先后创作、改编、加工长篇弹词两部,中篇弹词(专场)18部,短篇弹词28篇,弹词开篇300余首,先后获得中央、省、市三十多个奖项,出版《姑苏情》、《评弹逸趣》、《似茶人生》、《常熟革命民歌集》、《朱寅全评弹作品集》等专著11本,共计300多万字。(原载2011年3月6日 《姑苏晚报》23版)
朱寅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